9月24日至26日,由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协同创新战略联盟主办、沈阳农业大学承办的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第七届乡村振兴论坛在沈阳农业大学图书馆一楼报告厅举行。论坛以“科技赋能现代化大农业发展 智慧引领乡村全面振兴”为主题,科学技术部原副部长张来武视频致辞。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徐梁、辽宁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张奎男、辽宁省教育厅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处处长杨枫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科学技术部原办公厅主任、沈阳农业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原院长马连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等高校领导出席开幕式。沈阳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斌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徐信武主持开幕式。

张来武表示,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协同创新战略联盟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建设农业科技区域创新联盟和协同创新联合体,在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希望通过此次论坛,充分发挥高等学校人才、学科、技术等资源优势,持续聚焦农业领域新理论、新要素、新主流、新模式,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徐梁表示,自2012年教育部、科学技术部联合启动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以来,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各成员单位积极探索服务“三农”的新模式与新机制,已成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生力军。希望各成员单位持续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农业科技前沿,深化产教融合、优化人才培养、汇聚协同合力,在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中展现更大作为。

张奎男表示,近年来辽宁省锚定“打造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目标,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补短板工程,“三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此次论坛为辽宁省农业农村系统向业内顶尖学习宝贵经验、探索符合区域特色的振兴路径提供了宝贵契机,希望与大家携手共进,共同谱写辽宁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篇章,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新动能。
杨枫表示,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始终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勇担强农兴农使命,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书写了充满创新与担当的高校篇章。辽宁是科教大省,拥有114所高等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科研基础雄厚,辽宁省教育厅将坚持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支持省内高校与国内外院校、科研机构深化合作,协同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在服务全面振兴中积极作为。

李斌在致辞中向出席论坛的领导嘉宾,长期关心支持沈阳农业大学各项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感谢。他介绍了学校服务乡村振兴的资源优势与典型经验,表示作为全国10个首批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单位,沈农将始终坚守初心、扎根沃土,将更多实验室的突破转化为田间地头的实效,把更多人才培养的成果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实践,在服务农业强国建设的征程中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原副校长、深圳丰农控股集团首席人才官钱永华教授,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孙周平教授分别围绕“重新定义农业”“科技赋能日光温室蔬菜机械化发展”作大会主旨报告。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杨肖丽教授作2025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互联网影响力指数发布。

论坛环节,湖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光辉教授,东北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庆山教授,内蒙古农业大学副校长张超群教授,华南农业大学科技管理与规划研究院院长吕建秋研究员分别作题为“稻路前行守初心 科教赋能担使命”“北方寒地规模化智慧农场建设模式探索与实践”“突出特色优势 聚焦乡村振兴 以科技服务赋能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十年耕耘 智汇兴农——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十周年发展纪实”专题报告。沈阳市法库县副县长盖小威,禾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朱信刚,阜新市阜新县于寺镇官营子村党总支书记张庆年,阜新市彰武县达安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董德永分别作“以科技赋能践行乡村振兴战略”“智启牧业千重浪 禾丰助绘振兴图——以企业视角管窥辽宁畜禽产业科技赋能”“‘支部牵头、集体兜底、多元发展、共同富裕’——阜新市官营子村土地整合共享新模式”“标准化管理和信息化管理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报告。

闭幕式上,山东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勇代表第八届乡村振兴论坛承办单位作表态发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房玉林作论坛总结。
与会专家学者还实地考察了国家稻蟹现代农业产业园和辽中卡力玛水稻实验站,并参观了沈阳农业大学校史馆和昆虫博物馆。

来自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36所高校的专家学者,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成果转化与社会服务中心师生代表130余人参加论坛。作者:信东旭 李元甦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于险峰
新闻链接:https://www.farmer.com.cn/2025/09/28/wap_991000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