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办:沈阳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 加入收藏
  • 沈农主页
  •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沈农 >> 正文

    辽宁日报客户端:记者在现场 | 果园里的土壤“解剖”课

    【来源:    日期:2025/09/28    浏览量:  】【打印本页】 【关闭

    9月24日,一场秋雨过后,硕果累累的康平县方正河寒富苹果专业合作社核心试验示范园里,刚刚着色的寒富苹果,挂着晶莹的雨露,越发诱人。

    走进果园,收获的喜悦和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两棵挨着的果树,根部土壤被整齐“解剖”,一个长方形浅坑,展示着横向伸展的根系;一个立体形深坑,土层和根系纵向生长情况一目了然。有点类似小型考古挖掘现场。

    这马上要秋收采摘了,为什么要挖开结满硕果的果树根呢?

    原来,这里是康平县方家屯镇东小房身村的一处果树示范园,现场举行的是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全国科普月农业农村系列活动——“果园土壤健康科普与秋冬管理技术培训,助力果业乡村振兴”。

    “果园要丰产,根基在土壤”。作为此次活动主持人,沈阳农业大学果树系主任秦嗣军教授提前一天就带队过来做好了土壤剖面挖掘及科普和培训现场布置,他告诉记者,秋收时节正是果树施有机肥的关键时期,这样来年树体的营养才有保障。

    “今年的果结的好不好,与上一年的管理有很大的关系。” 在秦嗣军的介绍下,中国土壤学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沈阳农业大学土壤发生与分类专家孙仲秀教授闪亮登场,只见他跳进坑里,竹竿当教棍,一层一层地介绍不同的土壤构造。“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样的土壤支撑果树结这么好的果。”进行了根系土壤分析和讲解后,他说,科学管理与施肥能让土壤更健康,这样果树才能“吃好喝好睡好”,结果好。

    “孙老师讲的是什么样的土壤适合栽树,我关注的是树栽下后能不能长得好。”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果园土壤管理岗位科学家、沈阳农业大学吕德国教授接过教棍在浅坑处接着做根系科普。以前,果树种植关注的都是地面以上,很少会注意地下部分,而地下的土壤才是决定果树的品质和产量关键所在。秋施机肥,需要根据根系情况分布来施,要知道在哪个地方施肥,更有利于吸收。

    50多位果农现场聆听了专家们的这堂生动的科普课,课后还收到了技术手册和修剪工具。“保持土壤健康是实现果园稳产优质高效发展的根本” 这样一种理念开始在果农心中根植。

    “方家屯镇有1000多亩果树,寒富苹果因为口感好,卖价也高。” 康平县方正河寒富苹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唐利说,合作社设有沈阳市专家工作站,在沈阳农业大学专家团队连续多年指导下,果树管理水平全国领先,这个接近100亩的核心园年产寒富苹果50万斤,压根不愁卖。”(图片由记者孔爱群摄)


    新闻链接:https://wap.lnrbxmt.com/news_details.html?from=androidapp&id=483458&timestamp=32215970736759441

    审核人:
    编辑:尚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