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2 日,农学院徐海研究员主持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北方优质高产高效粳稻新种质创制与应用”水稻新品种新技术现场观摩会暨学术报告会在沈阳举行。
项目组前往我校卡力玛水稻实验站,实地考察北方粳稻项目组自立项以来育成的优质高产高效粳稻新种质、新品种展示田。徐海研究员就各新品种的生长特性、产量品质、抗逆能力等核心指标进行专业解读。赵明辉教授介绍实验站建设发展历程和运行管理模式。
学术报告会上,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卜庆云研究员以“寒地水稻育种有利基因挖掘与利用”为题,分享寒地水稻育种的关键技术突破;吉林大学姜文洙教授以“北方粳稻抗逆基因挖掘与育种利用”为题,探讨抗逆基因在提升粳稻抵御低温、盐碱等逆境中的应用;我校李丰成教授、徐铨教授分别就“水稻细胞壁合成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协同改良粳稻产量品质和适应性的分子机理研究”进行讲解。与会代表围绕项目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共性技术难题、协同研发机制优化等议题展开热烈研讨,共同探索解决方案、凝聚共识。
为促进粳稻与籼稻育种领域的跨区域交流,项目组特别邀请 “西南优质高产高效籼稻新种质创制与应用”项目主持人高方远研究员及其研发团队全程参与本次活动,实现南北稻区育种经验的双向借鉴。
本次活动旨在为北方粳稻产业高质量发展搭建技术交流与成果共享平台,促进项目参与单位在育种材料、技术与经验等方面深度交流,充分展示阶段性成果。来自中国科学院、黑龙江省农科院、吉林省农科院、辽宁省农科院、天津农学院、四川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云南省农科院、河南省农科院等10余家科研单位的45名代表参加活动。(农学院 程效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