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办:沈阳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 加入收藏
  • 沈农主页
  •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沈农 >> 正文

    沈阳日报: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持续在沈阳市引发热烈反响

    【来源:    日期:2025/11/05    浏览量:  】【打印本页】 【关闭

    连日来,全市科技、教育战线工作者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纷纷表示,要在未来的工作中尽职尽责、创新突破、砥砺前行,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沈阳实践,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韩志表示,面向下一个五年,他将与科研团队一起,聚焦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相关领域开展前沿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在深度学习与大语言模型的基础理论与网络设计研究,面向空间、水下等极端环境的具身智能理论方法与示范应用,面向AI for Science的智能化科学仪器设备研制,在基于碳基-硅基融合的类生命智能生成范式研究等方面开足马力、攻坚不辍。“我们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在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相关领域,与优势单位合作开展联合攻关,力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系统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韩志说。

    全会提出,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杨雪清表示,作为一名高等农业院校的教师和植物保护领域的科研人员,将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持续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培养符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需要的“新质植保生产者”。在国家重点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下,杨雪清带领创新团队在重大农业入侵害虫成灾机制及可持续控制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一系列原创成果,揭示了苹果蠹蛾成灾机制,构建了利用昆虫不育技术与基因驱动技术防治该重大害虫的理论体系和应用技术框架,“我将着力践行新质植保、绿色植保的核心理念,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征程中,提升植物保护技术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的效能,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积极贡献。”

    全会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沈阳药科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吕阿丽表示,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着眼人才培养根本任务,要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强化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积极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多维度联动的文化育人格局;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持续提升校园文化内涵品质;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富有凝聚力、感召力的师生精神家园,努力将深沉的文化浸润与价值滋养融入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全过程,真正使高校成为传承优秀文化、引领时代新风、创新思想理论的重要高地,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英伟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未来五年中国的发展擘画蓝图,为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绘就行动纲领。“我们要把‘十五五’规划的宏伟蓝图转化为学校、学院发展的‘施工图’。深刻领会科技创新的核心在于人才,持续夯实教育根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人才培养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大局,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沈阳实践。”

    沈阳大学科技处处长刘晓表示,在沈阳大学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实践中,将持续优化科研体制机制,完善科研评价体系,激发教师科研创新活力;加快建设产学研用一体化体系,深化与辽沈地区企业的战略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全力打造贡献辽沈、回报社会的创新环境,聚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科研攻关;为沈阳大学博士点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研支撑,整合优势资源,培育高水平科研团队,提升科研核心竞争力;大力推进科技成果本地转化,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促进科研成果落地生根;着力提高国家级项目获批率与高水平学术论文发表数量,加强科研项目全过程管理,提升科研质量和水平。

    沈阳作为国家“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对智能装备、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对高技能人才需求迫切。沈阳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云物智联教研室主任张丹丹表示,高职院校肩负着为区域产业发展输送实用人才的使命,必须让教学精准对接沈阳产业升级需求,以人才链支撑产业链,助力沈阳数字化转型。下一步,学院将锚定服务沈阳发展精准发力,对标本地产业设课,引入企业级项目案例,开展工坊教学,新增智能产线运维、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等模块,匹配沈阳智能工厂建设需求。深化校企协同,联合本地装备制造企业建设实训基地,引入有发展潜力的生产项目。沈报全媒体记者:岳雨、宋宇、杨洋


    新闻链接: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持续在沈阳市引发热烈反响

    审核人:
    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