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办:沈阳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 加入收藏
  • 沈农主页
  •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沈农 >> 正文

    辽沈晚报:沈阳农业大学用“行走的课堂”让思想政治教育扎根学生心田

    【来源:网上投稿    日期:2025/07/03    浏览量:  】【打印本页】 【关闭

    6月24日,在沈阳地铁1号线东延线即将开通运营之际,沈阳农业大学与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见证·成长”地铁开放日主题活动,60名2025届毕业生代表走进沈阳农业大学站,近距离感受地铁建设成果,在“毕业季”的沈阳地铁里,留下一份独特的“青春记忆”。

    2025届毕业生拍摄地铁主题毕业照

    活动中,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工程一部副部长王孝鹏、运营二分公司副总经理吴李刚、服务质量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钟雪以沈阳农业大学毕业生“学长”“学姐”身份分享了自己在地铁建设中的奋斗故事,并为学弟学妹们送上了毕业祝福。

    在互动环节,学生们在地铁工作人员引导下参观了车站设备设施,“零距离”了解这条东西骨干线路延伸段的最新进展;大家用沈阳地铁线路图轮廓为底,创作“种子画”——将花生种子粘贴成地铁标识,寓意“扎根沈阳,一路生花”;当站厅广播播放沈阳地铁为毕业生们“特别定制”的毕业寄语时,毕业生们集体唱起了一首首毕业歌,年轻人悠扬又感伤的“心曲”在站厅里久久回荡;地铁主题毕业照拍摄区更是人气爆棚,站台上、列车前,一张张照片定格了学子们最灿烂、最青春的笑容。

    “大一时看着工地围起围挡,如今,毕业前走进这座崭新的车站,踏上人生新的旅程,这种‘双向成长’的感觉很奇妙、很美好!”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2025届园林专业本科毕业生高绘乔说。

    近年来,沈阳农业大学出台了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若干意见和行动指南,实施课程思政建设“十个一”工程,在全省建立18个思政课实践基地,以“行走的思政课”为抓手,让思政小课堂对接红色大讲堂、乡村振兴大课堂、“三农”大舞台。打造以赤诚红色为核心的爱党爱国教育和以国槐绿色为代表的知农爱农教育相融合的“红+绿”双色主题思政课教学模式,让思想政治教育深深扎根学生心田。

    以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育身边人。

    在沈阳农业大学2025年五四表彰大会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获得者、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2022级土壤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潘越向在场的1300余名学生讲述了她以奋斗书写青春、用行动践行感恩、在困境中砥砺前行,点亮自己“人生之光”的感人故事。

    “学姐的事迹让我们为之动容,面对家庭的苦难和成长的艰辛,她表现出来的乐观从容、勇毅坚韧、自立自强值得我们钦佩和学习!”土地与环境学院2022级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刘志权说。

    全国道德模范、土地与环境学院2022级土壤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潘越在学校2025年五四表彰大会上讲述她的感人故事

    用“思政场馆”让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火起来”!

    2025年以来,已陆续有3000余名学生走进沈阳农业大学校史馆,感受先贤名师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真诚质朴的家国情怀。张克威、邓叔群、钟俊麟、陈恩凤、吴有三、杨守仁……一串串闪亮的名字、一个个感人的事迹,沈阳农业大学的先辈们在辽宁乃至东北农业以及高等农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与伟大爱国奉献精神一脉相承的“北迁精神”和“忠诚、奉献、创新、自强”的优秀品质,激励着一批批大学生在这片热土上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校史馆讲解员、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谢诗彤说:“每次在讲解校史时,我都深受感动!我也会用生动的讲述把自己的这份感动传递给同学们,让大家因为自己‘沈农人’的身份而骄傲、而自豪!”

    沈阳农业大学校史馆是对历史的致敬、对时代的致敬,更是对全体“沈农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激励与鞭策,如今已成为学校“育德、育能、育责”的重要基地和“行走的思政课堂”。

    校史馆讲解员、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谢诗彤讲解校史

    在沈阳农业大学在读博士、开原为农农资公司总经理宋雨薇身上,“学以致用”四个字体现得淋漓尽致,她一边在学校进修,一边用所学知识服务农业生产。“从本科到现在,是不断的社会实践充实着我,引导我一步步探索创新,我将持续强化产学研对接,立志为铁岭市农业产业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智慧力量。”宋雨薇说。

    在田间地头上“乡土情怀”实习实践课,厚植的是学生“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家国情怀。

    “当我在假期结束前到调研地回访,把列满解决方案的清单交给农户的那一刻,真的有热泪盈眶的感觉。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可以真切地帮助家乡农业发展,一下子就有了目标和干劲。”回想起大一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的经历,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2023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黄佳钰仍激动不已。

    沈阳农业大学始终秉持“大思政课”理念,每年组织7000余名学生走进全国广大农村,讲政策、做调研、送技术、提建议,成功打造了育人效果好、服务效果佳的“四大员”实践育人体系,这些“理论宣讲员”“信息采集员”“科技辅导员”“专业研究员”真正把论文写在了祖国大地上。

    学生把大地当课堂 田畴沃野“逐春光”

    “思政课不仅要在课堂上讲,也应该融入社会生活中,这样才能保证思政课既有深度又有温度,既有理性的认知更有情感的共鸣。通过‘行走的课堂’加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引领其在具体实践中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和认同,进而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挺膺担当具有重要意义。”沈阳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刘洋说。通讯员信东旭


    新闻链接:沈阳农业大学用“行走的课堂”让思想政治教育扎根学生心田

    审核人:
    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