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办:沈阳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 加入收藏
  • 沈农主页
  •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沈农 >> 正文

    陕西日报:六道沟,聚集着一群中国青年

    【来源:    日期:2019/10/31    浏览量:  】【打印本页】 【关闭

    在世人的脑海里,陕西,以悠久的历史文化闻名,以周秦汉唐的绝代风华闻名,以中国革命圣地延安闻名,但也许还会有贫穷落后和黄沙漫天的印象。

    是的,这不仅是印象,也是现实。

    面对不时而来的沙尘暴侵袭,20世纪末,在党中央的倡导下,忍无可忍的陕西人民开始向恶劣环境宣战。

    全省动员,全民动手,沙漠治理、退耕还林、水土保持……一场重建“绿水青山”生态家园的战役在三秦大地如火如荼地展开。

    鲜为人知的是,在这改天换地的行动中,一大批科技工作者也投身其中。他们在三秦大地上选点布阵,探索着、破解着治理山河的生态“密码”。

    西安向北600多公里,在陕北高原沟壑纵横的神木市西沟街道办事处辖区圪柳沟村,有一个听着名字就能想象到模样的自然村——六道沟。十几户村民居住在沟壑土崖下垒起的砖窑里。坐落在沟沿路旁的一个小院,要不是门边挂着一块日晒雨淋的标牌,和相邻的农家小院几无区别。这个不起眼的小院,就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神木侵蚀与环境试验站”(以下简称“水保所神木站”)。这里,“雪藏”着一个以青年人为主体的科研群体。

    从初创到今天,栉风沐雨中,这个群体已在陕北高原“隐匿”了28个春秋。直到前不久,从榆林市一名干部的口中,我们得知了他们的信息。经多方打探,中秋节过后,我们一路北上,来到了深藏于陕北高原那万千沟壑之中的六道沟,近距离接触这群时代青年……

    40岁的贾玉华是沈阳农业大学的教师,自2010年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保所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起,便成为六道沟的常客,他的科研梦想也在这里生根、发芽、结果。

    在六道沟一个相对完整的坡面上,贾玉华将自己的试验田划分为4个巨大的长方形小区。每个试验小区从坡底向坡顶依次布设着试验设备。他通过这些科研设备观测土壤水分的变化,研究土壤水分的空间格局以及干层现象。“这个试验区原来最大测量深度为6米,我们来后将测量深度增加到9.8米。”贾玉华介绍。

    2015年,贾玉华申请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陕北水蚀风蚀带切沟对土壤水分过程影响的试验研究”。所谓切沟,是指流水作用形成的细沟进而发展成为规模较大的侵蚀沟。贾玉华将通过这项研究,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侵蚀沟治理和利用、流域水资源合理调控提供参考。今年5月,贾玉华的最新研究成果《土壤干层形成与发展机理》在《农林气象》杂志发表,这已是他依托六道沟试验数据发表的第12篇科研论文。正是在六道沟的埋头试验和生活锤炼,贾玉华从讲师成长为硕士生导师。有10多名学生在他的带领下先后来到了六道沟。

    赵影就是其中之一。

    为撰写本科毕业论文,2016年,赵影就跟随贾玉华第一次来到了六道沟,主要进行切沟形态调查试验。在贾玉华的带领下,赵影和同学们以六道沟为主,白天利用手持GPS、激光测距仪等仪器对六道沟流域32条典型切沟进行测量,晚上回来便连夜整理白天收集的切沟的形态数据,研究切沟的复杂性。他们由此初步划分了切沟的发育阶段和形态类型。

    经过一年的努力试验,赵影的本科毕业论文《陕北黄土区切沟形态特征与成因分析》终于出炉,并获沈阳农业大学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现在的赵影,已被保送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保所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甘居山沟,扎根泥土,钻研科学,把专业学科的论文写在试验田里,把人生的论文写在大地上。据不完全统计,这些青年学子在六道沟的时光里,撰写的科研论文达500多篇,这些论文拓展着他们的科研领域,铺垫起他们人生的高度。(摘自2019年10月30日《陕西日报》A06版)

    9月19日,已经完成试验的博士研究生赵影(左)在收拾被褥,准备离开神木站。就是在这种简陋的条件下,水保所神木站近年来累计接待来站工作和考察的国内外研究人员和专家达800多人次。陕西日报记者 赵晨摄

    审核人:
    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