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公布第77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人员名单,我校8名博士后获得资助,资助金额共计64万元。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是国家专门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设立的科研基金,旨在促进具有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的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开展创新研究,培养造就一支高层次创新型博士后人才队伍。截至目前,我校共有140名博士后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资助总额达912万元。(人才工作办公室 张馨予)
博士后 |
资助课题名称 |
项目所属一级学科 |
所在 流动站 |
合作 导师 |
程一珊 |
OsPCT1基因在水稻低温耐受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 |
作物学 |
作物学 |
赵明辉 |
毕馨月 |
西瓜硼通道蛋白ClNIP5;1调控细胞壁修饰抵御CGMMV侵染的分子机制 |
植物保护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邹洪涛 |
吕云彤 |
ABCB10和ABCC4介导苹果蠹蛾对高效氯氟氰菊酯的代谢抗性及其表达调控机制 |
植物保护 |
植物保护 |
杨雪清 |
刘光岩 |
干湿交替灌溉遗留效应对寒区稻田休耕期冻融过程N2O排放的影响机制 |
农业工程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邹洪涛 |
郭佳 |
微生物源新型黄曲霉毒素水解酶的催化活性分子机理研究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乌日娜 |
张鹤 |
钙信号通过PuNAC21-PuDof2.5复合体抑制梨果实石细胞木质化分子机制研究 |
园艺学 |
植物保护 |
张世宏 |
刘斌 |
FS63.3转录因子调控贵州木霉Tgu452抵御尖孢镰刀菌Fox001胁迫的分子机制 |
植物保护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邹洪涛 |
毕于慧 |
稻瘟菌聚酮合酶(MoPKS1)催化合成的新色素及其参与致病的分子机制 |
植物保护 |
植物保护 |
张世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