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办:沈阳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 加入收藏
  • 沈农主页
  •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沈农
    沈农新闻网
    周日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标题
    正文
    日期
     
    媒体沈农

    辽宁日报:用秸秆制成的生物炭肥耐旱除虫增产

    曾经被烧掉被废弃的秸秆,在沈阳隆泰的生产车间里变成了养地的宝贝—— 用秸秆制成的生物炭肥 耐旱除虫增产 □张宜军/本报记者/朱 勤 提要今天,我们关注我省的生物炭技术和产业,因为它能给玉米、高粱、水稻...

    [进入]2017/07/04

    辽沈晚报:刘广林:左右人生的是品德、能力和责任

    左右人生的是品德、能力和责任 沈阳农业大学校长 刘广林 (节选) 你们这一届,让我由衷赞叹。在座的有至少71名同学因发表高水平论文不久前得到学校嘉奖; 你们中有至少450人发表的科研学术成果为学校接受辽宁省...

    [进入]2017/07/03

    人民日报:郑志瑶 新法种水稻 杀虫不打药 直播干农活

    本报记者刘洪超 辽宁有个灯塔市,灯塔市大河南镇有个新光村,村里的农机合作社来了一个90后的大学生。 大学生落户乡村,说起来不是特别新鲜了。然而,以知识技术入股的方式,郑志瑶还是省内第一人哩。 小郑在沈阳...

    [进入]2017/07/03

    辽沈晚报:李天来:高考让我“与蔬菜对话”

    1977年是个值得铭记的年份。中国高考的闸门再次开启,9100名辽宁青年考上大学,走向命运的拐点,李天来是其中一个。 他23岁进入沈阳农业大学,60岁当选院士,37年未曾中断过与蔬菜打交道。他专注于日光温室蔬菜栽...

    [进入]2017/07/01

    沈阳日报:李天来:做让党和人民放心的高校教师

    党员档案:李天来,198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沈阳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先后荣获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辽宁省劳动模范、全国教学名师、全国教书育人十大楷模等荣誉称号。 我能有今天,...

    [进入]2017/06/30

    中国科学报:中国生物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本报讯(张宜军 陈彬)6月13日,由沈阳农业大学牵头,国内25家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组建的中国生物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沈阳农业大学成立。 在成立仪式上,联盟单位表决通过《中国生物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进入]2017/06/27

    辽宁日报:返乡下乡人员创业还得过“三关”

    村民不理解“大学毕业还回乡种地”,要创业不知道哪些项目能赚钱,想发展又担心知识不更新导致观念老化—— 提要 当年,为了寻找希望之路,他们离开家乡。今天,他们回归乡村,开始创业筑梦。 他们中间,既有在校...

    [进入]2017/06/26

    中国科学报:沈阳农大院士团队研制秸秆炭化还田技术

    本报讯(张宜军记者李晨)到田间地头收储秸秆,利用炭化炉就近制备生物炭,再做成炭基肥还田,增强土壤肥力。这种“取之于田、还之于田”的秸秆处理技术已在辽宁、吉林、云南、贵州等地推广应用,有效解决了秸秆...

    [进入]2017/06/21

    北国网:Q弹多肉小记者“见面会”

    你尝过多肉植物的味道吗?你知道世界上有多少种多肉吗? 6月17日,辽报北国小记者团来到沈阳农业大学多肉种植基地,与多肉植物来了一次“亲密接触”,探寻“多肉王国”五彩缤纷的世界。 “多肉特别神奇,通过一片...

    [进入]2017/06/21

    沈阳人民广播电台:沈阳农业大学把故宫“流动博物馆”引进课堂

    六月初以来,沈阳故宫博物院的几位讲解员陆续走进沈阳农业大学的课堂,为大学生讲解有关清代的历史事件。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将沈阳故宫“流动博物馆”引入思想政治理...

    [进入]2017/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