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办:沈阳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 加入收藏
  • 沈农主页
  •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沈农 >> 正文

    辽宁省教育厅:沈阳农业大学新时代作物学德才兼备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来源:    日期:2023/11/28    浏览量:  】【打印本页】 【关闭

    视频链接:沈阳农业大学 | 新时代作物学德才兼备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成果完成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成果完成人:陈温福,于海秋,周宇飞,赵新华,马殿荣,徐铨,张文忠,唐亮,孟军,王晓光,敖雪,孙健,刘喜波,王术,杜万里

    成果获奖等级:二等奖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高质量的作物学人才培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人才保证。“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人才培养一定是育德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本研究充分认识到德才兼备高层次作物学科人才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德才兼备的作物学高层次人才是推进农学发展基石”的观点,贯通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一、本成果有效解决了如下教学问题

    1.解决了作物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重才轻德、重德忽才和德才内涵不清、指向不明确的问题。

    2.解决了德才协同培养机制不畅、各环节耦联不充分,人才培养德才并进效率不高、驱动力不足的问题。

    3.解决了传统德才培养手段单一,缺乏协同培养有效路径问题。


    二、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1.整合教学和科研资源,构建“导学共同体”。着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将思政内容融入专业教育,专业教师人人讲思政,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构建以水稻、玉米、大豆、花生、杂粮和耕作为主的教学科研团队,形成以教学科研团队为单元的师生“导学共同体”。学院实施了“强师育人”计划。多方(形)式提升科研能力。“研”字贯穿研究生培养全过程。

    2.强化顶层设计,加强过程管理。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注重过程育人管理。提升治理能力水平。

    3.构建科教协同育人模式。在省内4个地方科研院所建立了科教协同育人基地,构建了基于“五共”的科教协同育人模式。

    4.搭建提升服务“三农”能力实践平台。在辽北、辽西、辽南各建立了1个“研究生+科技小院+合作社”研究生实践基地。搭建了“五位一体”“三方协同”的实践教学模块。


    三、成果的创新点

    1.培养理念创新。以构筑师生“导学共同体”为核心,以培养新时代作物学德才兼备高层次人才为目标,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培养理念。

    2.培养机制创新。以德才协同做为人才培养的双核驱动力,提出了全方位、全要素、全员和全过程的人才培养新机制。

    3.培养举措创新。以多方资源融合为平台,构建了科教融合育人模式,搭建提升服务“三农”能力实践平台。

    4.培养体制创新。以提升服务育人能力为目标,不断改进高层次人才培养体制,激发人才培养体制活力。


    四、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1.“导学”共为一体,德业双增,成绩斐然。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作物学高层次人才。发展研究生党员52人,获省市各级荣誉432人次,获国家奖学金49人次、校长奖学金690人次、学业奖学金844人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作报告130余人次、获奖32人次,获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15篇。研究生勇救落水司机事迹被央视《新闻直播间》《海南日报》等16家媒体报道。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物学教师团队获得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辽宁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教师获得辽宁省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76项。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奖励38项。

    2.课程实践和实践基地的辐射和示范作用明显。《作物高产理论与实践》入选“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并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研究生类)二等奖。研究生实践教育基地获得“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

    3.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的引领作用突出。人才培养新模式受到了兄弟院校的肯定,毕业生广泛入职农业科研院所、高校以及农业生产管理一线单位,有关教学改革成果通过公开出版、发表等方式,对兄弟院校的“多元化”人才培养实践起到积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4.成果推广应用价值高。东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14所高校部分借鉴了本项目的改革成果。《中国教育新闻网》《辽宁日报》等多家媒体对教改实践进行了报道。




    审核人:
    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