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沈阳农业大学始终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己任,紧紧围绕辽宁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以科技特派团和科技特派员为抓手,通过培育科研成果、培植科技基点、培养科技顾问、培训高素质农民,在帮助地方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上,构建了适宜区域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让科技兴农的种子深深扎根于辽沈大地,为辽宁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辽宁省许多树莓种植户的眼里,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的代汉萍副教授指导种植时,“真挺神”。
不就是种树吗,有啥可“神”的?对此,也有些农民将信将疑。
遇到这种质疑,沈阳市法库县登士堡镇西乡村的阎柄和,就“简单粗暴”地和别人说亩产量:“没她指导之前,我一亩地产量最多1000来斤,现在呢,平均2500斤。”
大连庄河市仙人洞镇冰峪村的郭朝晖,爱从“根上说事儿”:“按代汉萍老师的方法种的苗,成活率是90%,其他人家还不到50%。”
与代汉萍相识快20年,“偏得技术”10多年的盘锦市盘山县羊圈子镇的高斌,不屑和人“掰扯理”。作为景瑞实业公司的负责人,他只告诉亲朋好友同事们一句话:“可得把代汉萍老师给咱‘把’住,不能让别人抢跑喽。”
以前,高斌说这话时,他还有点担心农户做事不周,留不住专家。可自从2015年起,在辽宁省科技厅科技特派行动专项计划的支持下,代汉萍担任团长的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树莓科技特派团成立后,他这心才“安稳了许多”。“科特派”计划也让代汉萍副教授在推广辽宁省树莓产业方面,“放心”许多。
辽宁是全国树莓生产第一大省,树莓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近年来国际国内市场上树莓需求量加大,经济效益好,企业及农户种植树莓的积极性高,产业发展呈现利好趋势。可是,产业发展方面,制约因素还不少。以盘山县为例,这里是树莓新产区,由于产业规模小,问题不少,“比如夏季果采收过于集中,劳动力紧张,供货太多工厂加工能力受限。采收不及时、采收期遇雨还会造成烂果。冬季树木需要埋土防寒、劳动强度大、常规繁殖苗木慢质量差……”说起“科特派”要做的事,代汉萍一口气指出盘山地区树莓种植存在的许多突出问题。
代汉萍通过推广新的种植技术,示范两季型树莓新品种,指导综合修建、水肥配套管理、脱毒穴盘苗生产等措施,有效解决了盘山县树莓生产上的诸多问题,同时培养了一大批树莓种植能手。用盘山县科技局曹洪彬的话说就是:“多措并举有效带动了盘山树莓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农民致富,形成本地特色高效产业。”如今,盘山县建立了红树莓种植基地约30万平方米,拥有2栋库容350吨的大型速冻冷库,还配备激光色选机等先进设备。
代汉萍的实用型科研成果不仅在盘山县的大地上开花,她和“树莓特派团”成员赵珺等一起,还将这一成果辐射到沈阳、大连、丹东、阜新、锦州、铁岭等地级市。
往年,在树莓生长各阶段,她都要带着团里成员在辽宁省内各处走走、看看、指导。近两年,受疫情形势变化不定,出行受阻,可她和大家伙儿的线上交流没断过,种植户也爱把成绩“晒”给她看。
这不,今年“五一”假期这几天,郭朝晖又在微信朋友圈里,发照片、小视频,“晒”自己树莓苗长得如何快,势头如何好。
阎柄和的“炫富”更直接。5月6日一大早,他就到地里查看树莓的长势。“代老师,看这架势,再有20来天,我这树就能挂果吧?”他举着手机,和代汉萍视频通话时,笑得合不拢嘴。
屏幕那边,看着带着露珠的苗叶,在日光下亮晶晶地闪亮,代汉萍的嘴角眉梢,也禁不住地挑起上扬。(摘自2022年5月12日《中国县域经济报》06版)
新闻链接:https://www.xyshjj.cn/newspaper-2022-5-12-6-19057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