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办:沈阳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 加入收藏
  • 沈农主页
  •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沈农 >> 正文

    人民网:沈阳农大:用好实践大课堂 讲好农村农业课

    【来源:    日期:2022/02/23    浏览量:  】【打印本页】 【关闭

      天刚刚亮,沈阳农业大学的大一学生刘恭铨便一路小跑进了养猪场。拉饲料、喂饲料、清理粪便,刘恭铨轻车熟路。

      虽已立春,但2月的沈阳依旧寒风如刀。这个寒假,家住法库县依牛堡镇獐草沟村的刘恭铨忙得热火朝天。

      “今年的寒假作业不一样!”刘恭铨说,寒假期间,沈阳农业大学组织全校大一、大二的7000多名学生组成1600余个调研小组,在全国范围内,以学生家庭所在村或就近的村子为调研对象,开展“服务乡村振兴,我为家乡特色产品代言”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走访村户,走进田间地头、养殖圈舍和生产车间,了解农作物的生产作业流程、畜牧养殖技术、特色食品及手工产品工艺等,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挖掘当地特色产品,形成调研报告。学校博士团以调研报告为基础,审核、优化特色产品标准,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给予解决思路和技术支持,并反馈给走访对象,充分发挥学校智库指导农业生产活动的重要作用。

      刘恭铨多次走访后,最终以獐草沟村具有一定规模的嘉丰养殖场为主要调研对象,从猪的养殖技术、养殖规范、疾病预防及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养殖场的下一步发展方向提出了个人意见。“我觉得这个作业挺有意思的,可以学以致用。”

    刘恭铨在养殖场。人民网 李进媛摄

      “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搞懂农业,知农爱农,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自我认同感与成就感,让学生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大作用。” 沈阳农业大学团委书记柴宇认为,大学生只有走进基层,走进一线,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才干,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农村。

      而正如柴宇所说,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们确确实实体会到了农业的乐趣,并爱上了农业。

      家住法库县依牛堡镇花牛堡村的大一学生宋倩楠在这个寒假里走访了40多家农户,最终以蚯蚓养殖作为当地特色产品进行调研,主动与蚯蚓养殖基地——宏锦龙家庭农场负责人沟通学习,同时发挥纽带作用,为养殖人员与专业学者搭建沟通桥梁。

      谈到毕业后的去向,宋倩楠不假思索地说道:“我当然是要回到这里的,我是农业学子,又是在农村这片土地上长大的,有学校和村里的支持,我要努力把家乡发展好,吸引更多的人来到这里。”

      从农村走出去的大学生牵挂着农村,立志学成后回到农村,为乡村振兴和农村发展做出贡献。城市里的孩子也在逐渐走出温室,走进农村,回归自然。

      走进牛棚,与牛“亲密接触”,这对于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大二学生马骏骐来说是从未有过的体验。

      从一开始的排斥,到现在的深入了解,马骏骐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刚开始很不适应,但实践的目的就是为了锻炼我们的意志。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我切实体会到我们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身为农业大学的学生,我要为家乡尽自己的一份力。”

    沈阳农业大学师生走访调研。人民网 李进媛摄

      “我们告诉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要做好‘四大员’,即政策理论宣传员、信息采集员、科技辅导员、专业研究员,真正帮助农户解决问题。”沈阳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辛彦军表示,要通过社会实践唤起青年人的激情,呼唤和吸引学子返家乡、常下乡、长在乡,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本文转自:人民网)

    新闻链接:https://feeds-drcn.cloud.huawei.com.cn/landingpage/latest?docid=10510198a91895b6c1f40d093e56e6b0719a52b&to_app=hwbrowser&dy_scenario=recomm&tn=01781a0f9f25660c5b05b84e3da86c64a746b3e0893b4d7ee5b60f216ad9b0b4&share_to=weixin&channel=HW_TRENDING&ctype=news&appid=hwbrowser&cpid=666&r=CN


    审核人:
    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