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办:沈阳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 加入收藏
  • 沈农主页
  •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沈农 >> 正文

    沈阳日报:张克威与《清明上河图》

    【来源:    日期:2020/11/18    浏览量:  】【打印本页】 【关闭

      李仲元老读《沈阳日报》10月21日7版《曹诚英的一件棉袄》,记起了照片上张克威院长(沈阳农学院前院长)的往事:“张克威在东北解放战争时期,缴获收集了许多私存敌手和散落民间的珍贵书画,后来都交到组织上转藏于东北博物馆(今辽博),他保护文物之功是不可忘记的。”十一年前,张克威(1901.1.10-1974.3.3)夫人金棐(1923.4.15-2015.7.8)曾跟我说起过这件事情。

      2009年秋天的一个上午,我走进金棐老师的家。86岁的她让我看那块放在桌上的纪念证书,上面刻印着:“值此清宫散佚书画国宝入藏辽博60周年之际,为表彰张克威同志在清宫散佚书画国宝保护工作中的突出贡献,特发此证,以资纪念 辽宁省博物馆2009年8月”。这是她刚刚应邀出席纪念清宫散佚书画国宝入藏辽博60周年座谈会,抱回来的一块当时的省委书记张文岳发给她的纪念证书。

      金棐坐在桌前,静静地说起了这段雪藏多年的往事。

      1945年10月,张克威任长春警备区司令部参谋长,有机会进入已经被苏联红军掌控的伪皇宫。他告诉金棐:那时的伪皇宫里一片狼藉,地上堆的各种书画文物有一尺多深。当时苏联与中国国民党政府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条约规定,要把东北的行政管理权移交给国民党政府。作为中共军队的代表,张克威知道这些国宝的价值。但他不能从宫中带出任何文物。

      1945年底,苏联红军撤出长春前,要求中共长春警备司令部离开长春市,退到市郊拉拉屯。在日本人撤离之前,伪皇宫曾遭受过哄抢,许多字画散落在民间。张克威是吉林人,他想尽一切办法倾尽所有,从相关人士手中收购字画。

      1948年5月,张克威任东北行政委员会农业处处长。等到局势安定下来,他立刻把由金棐保管的十几幅字画交给了时任东北行政委员会农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的林枫同志。林枫同志当即找来东北文物管理委员会的王修等专家来做鉴定。鉴定结果让林枫和张克威万分激动,这是国宝!这批文物立刻交到了东北文管会珍藏。

      这段史实,最早出现在曾任沈阳农学院党委书记的张庆泰主编的《忆林枫》中。书中写道:“1947年张克威同志从部队下来,到东北行政委员会农业部任职。他带来长春伪宫散出的十余轴画卷,交给了林枫同志……《清明上河图》正在其中。”东北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前身)首任馆长王修的儿子王积江于2009年8月21日接受《辽宁日报》记者采访中说道:“我的父亲还通过调查总结出清宫散佚书画的主要收集途径:在临江县被东北民主联军收缴的共计140件,主要作品有《簪花仕女图》《夏景山口待渡图》《虢国夫人游春图》等一大批宋元明清时期珍贵古书画;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张克威捐献10多件,主要有《清明上河图》等。”

      “您见过这些画吗?”我问金棐老师。

      “我见过那个包着字画的包裹,老头儿(张克威)告诉我绝对不能打开,要我千万好好保管。我那个时候新婚不久,特别听他的话,他在完成了抢修小丰满电站工作后,立刻把这个包裹交给了组织。后来他才告诉我,那包裹里有《清明上河图》。”

      “那件国宝由您保管了那么长时间,您却没能看上一眼,不遗憾吗?”我问道。

      金棐老师拿起那块牌子,轻轻叹了口气。阳光照进来,洒在她身上,也洒在那块纪念牌上。我看见了不一样的光泽。

      张克威1920年赴美,先后在明尼苏达农学院、芝加哥大学学习畜产制造。1931年回国,1936年在北平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赴延安。这位有留洋经历的老革命,从1948年起三次创建沈阳农学院,任首任院长。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沈农人都称他“老院长”。建校三十五周年的时候,他就在校园里站成一尊铜像。

      那天,金棐还说起了另外几件事。 金棐是吉林金家大户的长女,1948年她出嫁后,母亲让金棐的表弟把好多首饰送到女儿家。张克威知道了对金棐说:“这是地主剥削人民的,咱们应该把这些东西交给国家。”表弟还没走,张克威就把这些首饰全部带到农业部。农业部把这些首饰交到银行,但银行除了金首饰外其他不收。几件白金首饰被退了回来。到沈阳农学院后,一天,张克威突然问她,你的那几个白金戒指呢?快拿出来,农工系改进一台设备需要白金。

      牧医系在科研中要冷冻精液需要一台冰箱。张克威写了一张条子,让系里的同志到哈尔滨某单位去取。原来苏联人撤退时,张克威用自己薪水买下了一台冰箱,就放在当时需要冰箱的研究所。这台从哈尔滨运回来的设备是沈阳农学院的第一台冰箱。

      张克威到保加利亚访问期间,带回了一台先进的缝纫机。他出任辽宁省科协主席的时候,到沈阳的一家被服厂视察,当他看到工厂使用的设备还相当落后,就立刻把从国外带回的缝纫机送到了那家工厂。

      我记起来一件事。1978年我刚参加工作,分配到党委宣传部做干事,副部长李泽民交给我几幅画,我认识其中的一幅是黄胄的驴和一个新疆姑娘。李老师说这应该是张克威老院长为沈农置办的家底。

      校友廖嘉玲告诉我,她在一篇文章里读到:1945年,占领机场的解放军在一个大木箱里曾发现过《清明上河图》;活跃于东北的解放军地方部队,在农民家中找到另一卷《清明上河图》。长春伪清宫剩下的财物中也发现了一卷《清明上河图》。她在杜南发著《美的足迹——中国所见古书画记》里读到,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明代画家仇英所画现藏辽宁省博物馆,清朝宫廷画家陈枚等人仿摹品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杨仁恺先生鉴定的真迹应该是张择端所作,是不是张克威院长曾经保存的那一幅,没有人知道了。无论哪一幅都是国宝级文物。(摘自2020年11月18日《沈阳日报》A06版)

    新闻链接:http://epaper.syd.com.cn/syrb/html/2020-11/18/content_279935.htm?div=-1

    审核人:
    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