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办:沈阳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 加入收藏
  • 沈农主页
  •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沈农 >> 正文

    辽宁日报:于海秋潜心科研只为强农兴农

    【来源:    日期:2020/09/14    浏览量:  】【打印本页】 【关闭

      正常年景,一亩地花生的产量在我省平均为198.1公斤。但在兴城市羊安乡刘八斗村,这一数字陡然变为350公斤以上,最高纪录是558.4公斤。

      花生增产,农户是最大的受益者。刘八斗村秋明家庭农场负责人周秋明说:“这一产量,离不开于海秋教授团队的精心指导。”

      于海秋是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花生研究所所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扎根辽沈大地、专注花生栽培生理的科研推广,她先后荣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辽宁省农业科技贡献奖一等奖,入选“兴辽英才计划”科技创新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被评为辽宁省优秀教师。

      但于海秋最看重的是自己的两个角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大学教师,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的科研工作者。 熟悉于海秋的人都知道,想见到她,或者到花生地,或者在学校的实验室。“没有休息日,我天天都在工作。”于海秋说。

      在省内,类似兴城这样的“示范基地”共有6个,于海秋和她的团队长年累月“泡”在花生地里,“每个示范基地一年去7到10次,兴城这个跑得更多,每年十五六次。”

      2009年,鉴于花生已成为辽宁省种植面积第三大的作物,沈阳农业大学决定适应产业发展大局,组建专门的花生科研团队,于海秋就是被相中的人选之一。“责无旁贷,不能拒绝。”此后,科研方向由玉米改为花生,但于海秋踏实严谨一如既往:带领学生到乡下试验田取样,在烈日下进行植株活体测定,在实验室督促样品生理生化测定;长期深入农村与农民吃住在一起,明确低温、干旱、土壤连作障碍和沙化风蚀等关键生产限制因素。

      功夫不负有心人。近年来,于海秋带领的花生科研团队培育出抗逆新品种5个,累计推广技术1993.3万亩,培训1.3万人次,新增利润24.77亿元。

      “科技成果必须写在大地上,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是农业科研工作者最大的幸福。”于海秋说。辽宁日报记者 侯永锋(摘自2020年9月14日《辽宁日报》A02版)

    新闻链接:http://epaper.lnd.com.cn/lnrbepaper/pad/con/202009/14/content_85596.html

    审核人:
    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