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办:沈阳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 加入收藏
  • 沈农主页
  •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沈农 >> 正文

    朝阳日报:举家驻村促振兴 牢记使命谋发展

    【来源:    日期:2020/09/03    浏览量:  】【打印本页】 【关闭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舍小家顾大家,有国才有家!

      2018年3月12日,孙长清、桑颖夫妇通过积极申请,在各自单位沈阳农业大学和省发改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双方父母的鼎力帮助下,夫妻俩带着3岁女儿及年迈的父母,来到了400多公里外的喀左县,分别进驻到六官营子镇东前沟村、坤都营子乡坤都营子村,成为驻村第一书记。年迈的父母帮助照看幼小的女儿,他俩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与这里的土地结缘、和这里的干部群众融为一体。

      脱贫振兴寻富路,乡村变化日月新

      辽西的山村普遍自然资源匮乏。孙长清和桑颖的派驻村八山一水一分田,十年九旱,老百姓靠天吃饭,劳动力严重外流;村集体不但没有经济收入还债台高筑;村里基础设施薄弱、环境脏乱差……面对这些难题,夫妻俩常相互鼓励说“正是因为有这些难题,才需要我们驻村干部呀!”这句话成了他们的口头禅和爬坡过坎的动力源。

      越是困难越向前,办法总比困难多。他们坚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一起谋划,农村发展与农民富裕协同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规划先行,为此夫妻俩走村入户勤调研,与村“两委”成员促膝交谈,领会上级文件精神明方向,与当地党委政府领导共同研究,大刀阔斧抓改革、化解深层矛盾、补齐发展短板。派驻村乡村振兴三年发展规划及配套产业发展方案酝酿出炉,全面系统地描绘了两个村子脱贫振兴的蓝图。

      要想富,先修路。为破解出行难的“顽疾”,他俩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写请示、打报告,多次与乡镇党委政府沟通、与县里财政局、交通局、文化局等部门协调争取。坤都营子村7.8公里巷道硬化、13.6公里产业路、四座桥梁、文化广场相继建设完成,老百姓乐得合不拢嘴。东前沟村修路、打井、建广场、电网增容,一件件实事做到了村民的心坎上,两个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打了个翻身仗。

      产业旺、钱包鼓,群众富才是硬道理。孙长清依托沈阳农业大学科技优势,引专家、搭平台、建基地,深入开展科技扶贫和产业扶贫;精选水果苤蓝、迷你胡萝卜、软枣猕猴桃等优质苗种,建试验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邀请沈农喀左县山杏国家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库专家组,建立东前沟村山杏品种改良示范园,向农业要效益。桑颖和村党支部成员一起成立了合作社,创建了“坤都振兴”农产品品牌;建立谷子、小麦、芝麻树、油葵等试种基地,使农民每亩增收500元以上。随着试种产品喜获丰收,夫妻俩为产品代言,参加省、市、校组织的多个农产品推介会,销售南果梨2500公斤、蜂蜜750公斤、面粉1750公斤、小米3250公斤,帮助村民解决卖货难问题。同时,夫妻俩严格落实喀左县“3、N”产业扶贫政策,确保贫困人口全覆盖,持续巩固2018年整村脱贫成果,确保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项目兴,农村兴。如何变“输血”为“造血”?项目支撑是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治本之策。桑颖结合坤都营子村养牛大村的实际,让牛粪变废为宝,引进了总投资300万元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将人畜粪便、秸秆、尾菜等废弃物转化为优质有机肥,实现乡村环境的改善、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三获利”。孙长清则积极争取农业扶持资金100万元,由村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建成百亩设施园艺冷棚种植示范区;镇里270亩中草药种植基地落户村里。

      环境美,心情好。“抓乡村振兴,人居环境美是重要的一个方面,要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村美。”夫妻俩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们与村党支部一起,首先对村容村貌进行整治,整村修建户用“堆沤池、焚烧炉”,村容村貌发生了明显变化;启动了“绿水青山”植树绿化工程,为东前沟村种植了600棵6年生暴马丁香树,完成了坤都营子村2000株绿化树苗种植。此外,坤都营子村积极推动“厕所革命”,争取无害化卫生厕所220套,村民们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严于律己抓党建,筑牢堡垒作用强

      “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身边同志和老百姓都看着呢,我们要带好头打好样。”作为村第一书记,夫妻俩对自己要求极严。

      把基层党建抓在前,夯实党支部战斗堡垒,让党组织成为老百姓的“主心骨”。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践行初心使命转化为工作动力。严肃组织生活,抓实“三会一课”、党日活动、优秀党员评比等载体。坚持网格化管理,将党员编入村小组,每遇大事,党员带头冲在前。严肃党的纪律规矩,深入开展廉政教育、警示教育,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延展。两年来,他们一手抓党建“软件”建设,一手协调“硬件”改造。2019年,东前沟村新建成34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及留守妇女儿童之家”;2020年,坤都营子村35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也拔地而起。

      随着夫妻俩帮助协调争取的项目逐步增多,作为第一书记,他们严格把控项目建设和资金流向,严格履行“四议一审两公开”和招投标程序,确保项目建设阳光透明,使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切实增进群众福祉。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

      脚下沾着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着多少真情!田野里、灶台旁、炕沿儿边、牛舍内、厂房前……总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

      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收问题,在孙长清鼓励和帮助下,东前沟村“海超手工坊”已吸引4个乡镇12个村100余名妇女积极参与,实现稳定增收新局面。

      为推动文化振兴,夫妻俩深度挖掘留守妇女儿童之家潜力。坤都营子村成功申请设立“孔子学堂”,正筹备建立“省图书馆流动图书站”,村妇联组织还被朝阳市妇联评为先进集体。东前沟村建立了喀左县图书馆分馆,获得喀左县优秀农家书屋称号。

      为使贫困学生有书读、读好书,他们从经济上、生活上、思想上关心帮助学子们。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他们自解腰包买口罩、消毒液,在检测点一站就是大半天。他们通过多方努力成功争取北京共仁公益基金会抗疫物资捐献,大大缓解两村抗疫压力。

      夫妻俩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好事,在村里,一提起“第一书记”,老百姓都纷纷竖起大拇指,异口同声地说:“好!”。

      孙长清在驻村日记中写道,我从小生长在农村,喜欢开花结果的土地,如今再次回到农村,正是一个寻找初心的过程。我已经成为村民中的一员,看到村民们的一张张笑脸,我感到幸福和满足。桑颖在驻村日记中表示,2020年,是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之年,也是我驻村的第三个年头,我将慎终如始再接再厉,与干部群众兢兢业业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付出多少都是值得的,因为我是坤都营子村的“女儿”!

      组织关爱筑后盾,团队协作拔穷根

      省发展改革委和沈阳农业大学一直是桑颖和孙长清想事、干事、干成事的坚强后盾,给了他们勇往直前的动力和敢于担当的底气。两年多来,省发展改革委领导及同志们先后实地调研并看望选派干部30余次,帮助解决实际工作困难40余件。沈阳农业大学校领导及专家团队来喀左实地调研,指导乡村工作20余次,并与喀左县政府对接签订了校地战略合作协议。

      桑颖与省发展改革委选派到喀左县坤都营子乡的4名干部一道,在组长侯全生同志的带领下,组团工作,成为乡村振兴的领跑者。特别是在省发展改革委党组大力支持下,创新完成“坤都营子乡产业园区发展规划”和“一乡、两村”3个总体规划,先后引来3个亿元以上项目落户乡产业园,引来总投资超10亿元的辽宁运晟达喀左健康产业园项目落户喀左,为坤都营子乡拔穷根奠定了基础。

      不忘来时路,牢记使命重整行装再出发。每天回到家中,孙长清、桑颖分享各自村的工作成绩,研究解决工作困难,已成为一种习惯。夫妻俩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他俩是脱贫攻坚路上的比翼鸟、乡村振兴中的并蒂莲。(摘自2020年8月26日《朝阳日报》头版、第三版)

    新闻链接:http://newpaper.cynews.com.cn/xpaper/release/934/6434.shtml

    审核人:
    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