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办:沈阳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 加入收藏
  • 沈农主页
  •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沈农 >> 正文

    辽宁日报:对话张玉龙——农业这个用水大户何时不再“靠天吃饭”

    【来源:    日期:2011/11/30    浏览量:  】【打印本页】 【关闭

        (记者 刘洪宇)核心提示:干旱,是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旱情,牵动着国人的心。古代,面对旱情,只能跪拜求雨;现代,科学技术使我们在更大程度上的把“水”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作为第一用水大户,我国农业如何抗旱、如何从根本上突破“水浪费”的怪圈、解决“水短缺”的困扰?

        调整好局部小气候开启“降雨”源头

        辽宁日报:近年来,全国各地多有旱情发生,严重影响了工业、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天气、气候的变化是否使我国农业处于缺水的状态和旱灾威胁?

        张玉龙:我国大部地区属季风区,各地降水量差异明显,即使是在同一地区年内、年际之间变化也很大。这就决定了我国水资源分配严重不均,水量有枯有丰、旱涝时常发生。其次,受全球气候异常等因素的影响,近50年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总体趋势是在不断下降,而气温则持续增高。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总需水量快速增加,很难有更多的水资源用于农业生产。农业面临着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威胁,也面临着与工业、城市发展争水的矛盾的考验。

        辽宁日报:那么解决这个矛盾的总的思路应该是什么,利用水利设施进行水资源的时空上的调配、存蓄应该是一个重要的措施吧?

        张玉龙:总的思路应该是开源节流。这里我想先重点说说开源的问题。跨流域调水,打深井都属于开源,但无论是哪种措施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有的投资大,有的生态、环境风险高,近年来,时常听到政府打深井为当地老百姓“送水”的报道,这样的举措喜忧参半,若干年后仅有的一点深层地下水也消耗殆尽而很有可能无水可送,从而引发更为严重的资源与生态问题。

    所以,从战略层面来思考,就整个我国北方地区而言,一般意义上的“开源”,是让降水数量增加且年际间更均匀、年内季节间分布的更合理。必须把“开源”与“节流”并重,改变目前一些地区把“节水”作为解决农业水资源问题唯一战略性举措的局面,这如同当前一个普通家庭仅靠节约难以成为百万富翁的道理一样简单。

        辽宁日报:可以做到这一点吗?降水不是受大洋气团、季风的影响吗?

        张玉龙:大气降水是全球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受气候异常的影响,大气降水总的来说呈不稳定的状态。同时,我们还必须深刻认识到一个省、一个县、甚至一个小流域的水循环与全球水的大循环的关系,一般来说数平方公里面积内的植被覆盖、地面条件的改变,就可以对局部小气候产生明显影响,而使当地降水等水循环过程发生改变。

        辽宁日报:我们要利用好这个小循环?

        张玉龙:是的,要认识地区水循环特点,把一个区域内的“水”作为一系统——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植物体内水分这“五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不断转化的过程,蒸发、降水、入渗、径流等环节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发生改变都会影响到区域水循环整体,因此,解决水资源的总体思路和“开源”战略应该是开启“降雨”源头,增加来水量,减少去水量,提高蓄水量,加快水循环,维持着一种动态的量的平衡,就能够保证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可以说,“风调雨顺”才是真正的开源。

    调整好农业产业结构留住更多降水

        辽宁日报:大气降水、地表水(河流湖泊水)、地下水我们都不陌生,而土壤水在这个循环中有什么作用?

        张玉龙:农业用水,最后环节就是作物根部吸水、叶面蒸散,也就是说水分在土壤-植物-大气连续系统中流动,这个过程研究明白了,节水就有了直接的、定量的科学依据。据相关分析,黄、淮、海地区大部分地区的冬小麦全生育期需水量的50%至70%、夏玉米全生育期需水量的80%以上可由土壤水提供、辽宁地区没有灌溉的农田而言,作物耗水量的近100%来自于贮存于农田土壤中的土壤水,但目前这些土壤水存在着被忽视和无效消耗的情况,也尚缺乏对土壤水的深入研究,这是旱作农业用水效率较低的一个主要原因。我们知道有机肥施用量少、不合理的耕作等会使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劣化,土壤板结,水分入渗困难,耕作层逐年变浅而使农土土壤水“库容”变小,使之为作物供水的能力降低。农田的这种生态功能不断下降,又加剧了干旱等农业灾害。所以说,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保护和利用好土壤水尤为重要。

        辽宁日报:农作物多种多样,对水分利用不同,最简单的分类就是水田和旱田,那么种植结构类型应该与农业用水息息相关?

        张玉龙:是的,种植结构、用水方式、灌溉面积、引排水沟布置等要素对区域蒸发入渗、产流汇流、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对种植结构进行科学调整和配置也是促进区域水循环良性运转及解决农业浇灌的用水问题的关键。

    辽宁日报:那么,为了良性水循环,农业结构该如何调整?

    张玉龙:我们要结合当地地理、气象、水利因素,优化农林牧用地面积比例,有更多的土地用于发展林业、草业。适当地增加退耕还林还草面积,合理地配置林型、一般来说混交林具有更强的拦蓄地面径流与保水能力。增加地表植被覆盖,同时减少对耕层土壤的搅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使土壤疏松透水、保水,做到有水能蓄、空气湿度上升、生态环境改善和降水数量增加、旱涝冰雹危害下降。要这样可以把更多的降水保存在区域内,让“五水”在自然系统内真正有序地“转”起来,此时作物成为系统的一员,参与其中,自然会得到良好的成长。在这方面是大有可为的。

        节水与开源用科技掌控水资源

        辽宁日报:有些地区为达到节水的目的,限制用水量或把水田直接改成旱田,是否妥当?

        张玉龙:刚才谈到的是开源的问题,就是说要有一个长远的战略性的思维。一提到节水,一些人还是局限在“少用水”这个认识中,简单地把水田直接改成旱田往往不可取。稻田不但是我国粮食生产的基本保证,其灌溉水参与当地水循环、是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稻田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湿地”,可以大面积蓄水,起到滞洪、除涝作用,对高效利用天然降水、回灌地下水作用明显,如果没有水田对水源的涵养,下辽河平原地区城市、人口集中,经济发达,而过量抽取地下水、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后果会进一步加剧。当然,稻田需水量大,必须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合理确定稻田面积并大力推广节水技术。

    辽宁日报:一提到农业节水,人们势必会想到滴灌、微灌、膜上灌等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这些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目前在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地区有了大规模的应用,在推广中是否还存在问题?

    张玉龙:低压管道输水、微灌、根灌、膜上灌、波涌灌、地面浸润灌、地下暗灌、抗旱坐水播种等节水措施目前技术本身已经基本成熟,许多地区应用这些措施使用水利用率得到了极大提高。目前在推广上还有成本、规模经营上的障碍,如农民在选择使用节水技术时考虑投入、产出,如果觉得“合不上”,其积极性必然受影响;这要求全面提高经营水平、增加农业生产收益从而推动节水技术大面积应用。而一些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大面积的采用,往往要求农业的规模化种植、企业化经营,这与分散的个体经营存在矛盾。

        辽宁日报:我们常说,农业靠天吃饭,包括农业用水,基本上直接、间接都来自于大气降水,您觉得目前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一情况?

        张玉龙:虽然目前农业生产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气降水,但是农业已经不再是降多少水就多少、什么时候降什么时候用那样的十分被动地靠“天”。依靠日益发展现代科技自主地掌控水资源的时代已经到来——我们通过兴建调水、蓄水、提水、引水等工程设施对水资源进行科学调配,利用各种技术提高水的利用和灌溉效率,这方面大家只要去田间多走一走就会有真切的感受。未来,在“开源”上,我们通过气象学、水文学、生态学、地学、水利科学等的综合研究,使区域水循环过程良性发展、实现动态水量平衡和“风调雨顺”;在节水方面,不但要重视输水过程节水和田间灌水过程节水,而且要建立生物节水、作物精量控制用水以及节水系统的科学管理等深层次的体系,通过科学技术,改变传统农业用水方式,建立现代农业用水体系,从根本上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 (摘自《辽宁日报》10月7日第五版)

    审核人:
    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