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险峰 张仁军)    “我国近9年出台9个一号文件,今年一号文件的主题是农业科技,这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对于像我们这样长期工作在科研和生产第一线的农业科技工作者来说,确实欢欣鼓舞。”2月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水稻所所长陈温福高兴地对记者说。
    陈温福说,农业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农业发展到今天,科技作出了重大贡献。粮食生产接下来的增长点在哪里?
    他认为增长点就在科技上。因此,一号文件的出台恰逢其时,非常关键,这对于保证国家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陈温福说,目前全国粮食生产的重点区域之一是东北地区,耕地面积超过3.6亿亩。东北已成为国家重要的玉米和水稻主产区,特别是优质粳稻的主产区。2001年东北地区水稻只有4153万亩,到2010年迅速发展到6500多万亩,2011年已超过7000万亩,占据全国粳稻的50%以上,而且产量高、品质优、商品率大。
    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增产潜力非常大,单产增加百八十斤非常容易。粮食生产东北是重中之重,东北的粮食商品率达到60%~70%,是粮食安全的关键点。
    如何提高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潜能?他建议国家加大对东北水稻种业科技的支持力度,特别是支撑东北水稻生产的常规育种技术的研发。同时着重发展水稻机械化生产,大力推广大棚旱育秧、机插秧、病虫害统防统治。做到这些,有利于确保东北水稻持续稳产高产,对提高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大有益处。
    人物小传:陈温福,1955年生于辽宁法库县,长期工作在农业教育、科研与生产第一线,在北方粳稻育种、栽培及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方面作出重大贡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辽宁省科技功勋奖、农业部中华农业英才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多项奖励。荣获辽宁省特等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等荣誉称号。(摘自《 农民日报》02月06日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