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办:沈阳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 加入收藏
  • 沈农主页
  •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沈农 >> 正文

    辽宁日报:农民登上沈阳农业大学讲坛 为青年专家传授经验

    【来源:    日期:2011/10/10    浏览量: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报记者 朱勤)74岁的王秉铎没念过太多的书,但当了37年村党委书记的他,却非常懂得知识的重要性。

        国庆节前夕,这位来自海城市接文镇王家堡村的农民,登上了沈阳农业大学讲坛,为10名即将奔赴农村一线的青年专家和30名新教师“传经送宝”。

        “王家堡村过去啥样,咱心里明镜似的,那时人均年收入才36元,可现在呢,真是天壤之别,人均年收入达到3万元,最高的户年收入30万元。 1/3的人家在城里买了楼,冬天上城里,夏天在乡下。 ”唠起村里的事儿,王秉铎无限感慨。

        王家堡村有470多户,1700口人,“九山半水半分田”。过去仅靠300亩耕地和不足两万株残次果树为生,村民们一年辛苦劳作下来,人均收入只有36元,是远近闻名的 “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贫困村。当时的村民整天为“三饱一倒”而忙碌,结果是食难饱腹,衣难遮体。

        “真得感谢农大啊,这是30多年的感情啊!没有科技的支撑,咱王家堡村哪能有今天啊!”亏了沈阳农大的教授们通过实践告诉村民:“要想富,就得学科学、学技术。 ”

        “当初啊,村民不认,没办法,只得硬逼,不参加学习,不考上农民技术员,不许承包果树。 ”王秉铎笑着说,“嘿,这招还真管用,当初只有200多村民学,后来越来越多。几年下来,咱村出了589名农民技术员。不是说大话,现在拉出来百八十个技术员给外地人讲课,绝对能行。 ”

        说起这些年的变化,王秉铎愈发兴奋,“以前,没有姑娘愿意嫁过来,光棍们闹心啊。现在不同了,村民兜里有钱了,抢着争着学文化,全村80%年轻人上了大学,电脑、手机全普及……”

        “有了文化,有了素质,咱腰杆子硬啊!村里有40万棵果树,过去没有南果梨储藏设备,卖不上好价钱,在农大教授的帮助下,眼下村里建了400个冷库。现在咱的南果梨已经卖到北京、天津、唐山一带,别人的果每斤卖五毛,咱的卖到一块一。差啥啊,不就差在技术含量上嘛。 ”

        王秉铎说,全国13个生态村,王家堡村是之一。下一步他们要搞绿色农业、旅游农业,“真正有了知识的农民了不起,没有知识农民就没有产业化的发展啊。”(摘自《辽宁日报》2011年10月9日A3版)

    审核人:
    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