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办:沈阳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 加入收藏
  • 沈农主页
  •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沈农 >> 正文

    中国教育报“实践者说”栏目:服务“三农”是农业大学的文化自觉

    【来源:    日期:2012/11/30    浏览量:  】【打印本页】 【关闭

    服务“三农”是农业大学的文化自觉

    沈阳农业大学党委书记迟维意

         [核心观点]只有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农业大学才能扎牢根基,才能守住灵魂。服务“三农”,服务社会,正是农业大学的价值所在。

      作为有着近百年办学历史的全国重点大学,沈阳农业大学长期坚持培育科研成果、培植科技基点、培养科技顾问、培训新型农民的“四培”模式,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

    一、培育科技成果,提高农业生产力。近年来,沈阳农业大学充分利用雄厚的科技和人才优势,产出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并广泛应用到生产实践中。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主持的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曾先后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育成通过部省级认定的优质超级稻新品种16个,在东北稻作区累计种植面积超过1.5亿亩,平均覆盖率达65%以上。我校育成的超级稻稻种成为了农民致富的“金种子”。

    由我校主持的北方寒区日光温室项目经过创新研究与技术集成,首次将日光温室主要果菜全季节生产向北推移到-28℃地区,为解决北方寒区蔬菜供应、促进农民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而另一项重大科技发明寒富苹果,则结束了1月份平均气温-12℃线以北不能栽优质大苹果的历史,在辽宁累计推广近70万亩,年增加经济效益近30亿元,成了辽北农民发家致富的“摇钱树”。

    近10年里,沈阳农业大学共承担市级以上科研项目2960项,70%的科研成果在生产上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培植科技基点,推广农业技术。早在1982年,沈阳农业大学主动派出13名专家来到“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海城市接文镇贫困村王家堡村,帮助村民依靠科技致富。辽宁省劳模、优秀共产党员郭殿荣,每年有200多天在村里,退休后仍然每年都到王家堡做技术指导,至今已经坚持了整整30年。目前王家堡村建立起林、果、蚕三大支柱产业,人均年收入超过3万元。

    海城基地建设历时30年,学校党委选派了4任科技副市长,带领百余名教师活跃在海城农村,使海城市经济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去年在全国百强县中名列第十三。

    至今,沈阳农业大学的科教兴农基地覆盖了辽宁省10个市23个县区,完成了东西南北中的全方位科技试验、示范、推广网络的总体布局。

    三、培养科技顾问,为农村传经送宝。依靠科技解决农业生产的实际问题。农学院教授王绍斌,从1986年开始做科技顾问,在辽西贫困地区和辽北粮食主产区担任了20多年的科技副乡长、科技副县长,开展科技扶贫和科教兴农,培训和指导过的农民累计达13万人次,这些人如今都成了带领乡亲发家致富的行家里手,被农民誉为“活财神”。

    30年来,在科教兴农道路上,沈阳农业大学涌现出一大批国家和省级扶贫工作先进个人,这些对农业生产有着一手绝活、对生活条件没有任何要求的大学教授,被当地农民亲切地称为“财神”,成为农民最欢迎的人。

       四、培训新型农民,打造农村智力库。多年来,沈阳农业大学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形成了多形式、多层次、多规格的办学格局,开展多种农民培训工程,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知识型、管理型人才,使其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头人和示范户,累计培训各类农业人才2.4万余人。这些掌握了农业科技实用技术的新型农民,是地地道道的“不走的农业专家”,他们为农村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2年11月29日第11版)

    审核人:
    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