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于志国,1992年毕业于我校植物保护系蚕学专业,1995年考取南京农大微生物专业研究生,2006年赴南京大学做博士后,2008年7月起,先后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和斯克利普斯研究所作为全职研究人员从事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合成,发表的科技论文有20篇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收录,共被引用159篇次。
    一件暗橘色冲锋衣、一双运动鞋、一副金属框眼镜和一张始终挂着笑容的脸。初见于志国教授,全无想象中的“留洋范儿”,倒更具有几分沈农传统印象中的教授学者气质——质朴,踏实,有“内秀”。采访中,他深情回忆了自己在沈农的求学生涯和回国之路,并且深入浅出地将他的全新研究领域及团队建设规划向我这样一个外行娓娓道来,全无晦涩难懂的感觉,反而倒让人在沈农这样一个欣欣向荣的春天里如沐春风,萌发无限希望。
                                      叶茂乃知根深
    提及本科期间的学习,于志国简单的几句怀旧话,将我带入了九十年代初那段象牙塔中的青葱岁月,“那时全校一年仅招收700多人,8个系。因为能上大学的都是好苗子,大家学习的劲头足,心思都扑在学习上,汲取知识、锻炼科研思维并深以为乐。”在大学二年级时,于志国成为班级里第一个通过英语四级的人。
    说起自己的启蒙老师刘维志先生,他仍记忆犹新,“刘老师讲课感染力特强,那时他刚从美国留学归来,讲课必着西服系领带,这在那个年代里既与众不同又让人眼前一亮。”于志国仍记得先生在一次植物病理课上铿锵的话语——“锈病孢子由风吹拂,从南方一直飞到黑龙江。”伴着话语他用力地一挥手,就在那振臂一挥中,学生们仿佛直观地感受到了肉眼看不见的真菌孢子疾驰北下的身影。先生的自信豪爽和丰富的肢体语言,于志国至今回想起来仍连叹潇洒。
    本科期间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严谨态度的形成和浓厚学术氛围的熏陶为于志国奠定了日后科研工作的坚实基础。毕业后他在基层农业科研所工作期间,只能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少得可怜的时间复习考研,而凭着扎实的基础他一举考取了南京农业大学微生物专业的研究生。“我特别感激母校,学校、老师对我的悉心培养和严格要求让我受益终生,为我的科研之路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情浓而归故里
    留美四年,于志国从事的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合成的研究工作成绩斐然。他分离纯化鉴定的9个平板霉素结构类似物,其中8个为新化合物,这些新平板霉素结构类似物为平板霉素构效关系的研究提供了底物,同时也为平板霉素的生物合成途径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于志国首次发现了具有杀线虫活性的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这项研究成果在抗线虫药物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国外一家制药公司曾以年薪至少8万美元向于志国抛出“橄榄枝”,但身在异国他乡的漂泊感让他始终未能下定决心定居国外,即便那里有良好的科研条件、优越的生活环境和丰厚的物质回报,可内心深处对祖国的牵挂却始终挥之不去,“我其实很渴望有回国工作的机会。”就在这种守望中,机会悄然来临。
    2012年,张玉龙校长亲自率队赴北美招聘高层次人才,在与母校的师长会面时,于志国找到了深深的归属感,聆听着张校长对母校新校区建设的描述和故人的音信,那些属于沈农学生时代的美好记忆瞬间迸发。而植物保护学院在引进工作上所做的努力和真诚,更让他无法抑制对故土的眷恋,浓浓的深情让他归心似箭。
    得知于志国有了回国的打算,国内某著名科研单位的一位老师几次邀请他去自己身边,并承诺将竭力提供优厚的待遇,于志国却婉拒了。他毅然决定于去年校庆前夕携妻回国,在我校植物保护学院从事有害生物与环境安全科学研究,并担任学科带头人,负责应用生物科学新专业的建设。谈到做老师的决定,于志国微笑着说:“培养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很有成就感!”母校三尺讲台的召唤让他重回天柱山脚下这方熟悉的土地。
    不到一年的时间,于志国已经完全融入了新的工作环境,与团队中的4名成员日渐默契,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基本实现了“无缝对接”。今年年初,他申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学期伊始蓄势待发的他入选辽宁省第四批攀登学者。
    采访中,能感受到于志国满腹的抱负和大展拳脚的豪情,“学校、学院解决了我的所有后顾之忧,现在的硬件建设也能满足研究需要,我希望能用自己的所学回报母校。” 于老师望向窗外新学科楼的方向,眼中满是憧憬,那里将有属于他和他的团队的实验室,有即将实施的学科规划,还有马上就要到来的满园春色。
                                       厚积方能薄发
    于志国在美工作的斯克利普斯研究所是全美著名的生物医学研究机构,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学科一直稳居全美前5名,相关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研究所目前拥有的3000名员工中,有270位教授,其中有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这里他接触到了国际最先进的研究理念和方法,多年积累的研究经验也日渐沉淀形成他自己的科研方向和独具特色的核心竞争力。
    由于拥有在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和国外工作的丰富经历,于志国的人脉很广,与国外不少的同行关系都很好,他也时刻保持着对业界最新研究成果的敏锐关注。特别是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几位外国同行一直保持着联系,并谋划未来邀请这些专家来校交流合作,以此加强交流、拓宽学院青年教师和学生的视野。
    对于未来,于志国有着清晰的规划,他十分赞同学校提出的“科研工作要顶天立地”的思想,就是既要在理论上要有新突破,又要能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我希望能进一步打破学院、学科的藩篱,组建拥有多方面专家的大团队、构建大平台,去争取大课题。”由于研究的课题属于新领域,他深入浅出地阐释了自己的研究理念,可以简单理解成从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中发现新农药先导化合物,以创制靶标专一性强,在环境中易于降解的新型生态农药,从而尝试解决农产品农药残留的难题。基于此团队中就需要微生物学、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天然产物化学、有机化学合成等不同学科的专家,所以他也希望进一步扩充团队时在组成人员方面能有更广泛的选择。
    于老师很爱思考总结,相信“学而不思则罔”。他统计分析了我校近10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中标率,并与国内兄弟院校进行了比较,希望能对自己和同事的申报有所启迪;获评辽宁省攀登学者后,他第一时间搜集整理了其他9位入选者的资料,他们都是各自研究领域的佼佼者。于志国已经开始筹划,三年后要以怎样的成绩回馈这个称号;在漫漫的科学研究的路上,要以怎样的姿态不断攀登、不断超越。(本文作者 左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