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驻辽宁记者毕玉才 特约记者刘勇)在我国北纬42度地区,冬季不用加温,就能进行蔬菜生产。沈阳农业大学副校长李天来发明的这项日光温室生产技术,因为节能、优质、高产,目前已经推广到东北、华北、西北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累计推广700余万亩,取得经济效益208.65亿元。这项新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北方地区群众冬季吃不到新鲜蔬菜的窘境。
    上世纪80年代前,我国北方地区的餐桌上是亘古不变的老三样:萝卜、白菜、土豆。“解决北方冬季蔬菜供应有两种办法:一是在南方种菜,再向北方运输。但我国北方人口多,交通和运力不足,这种办法不现实;二是就地生产,就地供应。但北方冬季动辄零下二三十摄氏度,怎么能生产出高产优质的蔬菜呢?”李天来提出三个办法:一是解决好温室的采光、保温和蓄热;二是构建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体系;三是低成本和节能。
    “以前北方蔬菜大棚内冬天需要生炉子,农民种菜挣点钱,还不够用来买煤的。这种情况下,农民种菜的积极性不高。”李天来对记者说,“为此,我们采用了二者兼顾的办法,在农民可以承受的成本基础上,实现在零下20℃—零下28℃的地区、不加温全季节生产喜温果菜。”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李天来团队根据冬日中午时刻合理透光率和保温蓄热理论与方法,研制出第一代节能型日光温室及其蔬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体系,实现了零下20℃以上地区不加温全季节生产喜温果菜,创造了年亩产1.5万公斤的高产纪录,在辽宁省及北方地区得到大面积推广。90年代中期,李天来又根据冬至日主要采光区段合理透光率和保温蓄热理论与方法,研制出第二代节能型日光温室及其蔬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体系,实现了零下23℃以上地区不加温全季节生产喜温果菜,创年亩产2万公斤的高产纪录;近年来,他又根据合理截获太阳能理论及方法,研制出第三代节能日光温室及期蔬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体系,实现了零下28℃以上地区不加温全季节生产喜温果菜,创年亩产2.5万公斤的高产纪录。这一技术体系比第一代节能日光温室蔬菜不加温生产纬度向北推移了两度。
    为鼓励农民采用日光温室生产技术,20多年来,李天来跑遍了辽宁省,到农民的田间炕头上做动员工作,他对农民许诺:“赚钱了,归你的;赔钱了,算我的。”同时,在各地建立示范点,让农民们“眼见为实”。1990年,大连市瓦房店的李永群第一个参与日光温室冬春黄瓜高产栽培试验;随后,朝阳市五间房镇西沟村农民王胜军、张志忠,在自家地里建起日光温室,不仅成为种番茄、种甜瓜大户,还在村里成立“专业合作社”,走上了产业化道路。
    朝阳市位于辽宁省西部干旱地区,总人口334万,其中农业人口238万,是典型的农业大市。由于“十年九旱”,农民始终摆脱不了“丰年脱贫,灾年返贫”的怪圈。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该市逐步推广日光温室栽培技术,至今全市设施农业面积已达185万亩,农民户均一栋大棚,2011年实现总产量410万吨,总产值106亿元,仅此一项农民人均纯收入就有3000元,从而解决了农民靠天吃不饱饭的问题。
    2011年,李天来的日光温室生产技术荣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日本筑波大学按照我国日光温室的设计理念,设计建造了日本版日光温室,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加拿大农业部主动引进10余套第二代节能型日光温室——辽沈I型日光温室,在零下29℃地区试验,结果比当地连栋温室节能80%以上。此外,韩国、朝鲜、蒙古等国也先后引进李天来团队的日光温室蔬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摘自光明日报社内部刊物《情况反映汇编》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