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全运会共需比赛、训练场馆117个,其中25个是新建场馆,这里面有9个建在了高校。沈阳医学院、沈阳农业大学等高校都是受益者。把赛时竞赛需求与赛后教学需求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场馆利用率,也使辽宁高校的办学条件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走进沈阳农业大学,校园内一座符合国际橄榄球比赛标准的体育场与别致叶子造型的禾丰体育馆屹立于此。这里忙碌的身影,是即将服务于第十二届全运会橄榄球和跆拳道比赛的大学生志愿者,他们大多是来自沈阳农业大学的学生。
第十二届全运会共需比赛、训练场馆117个,其中25个是新建场馆,这里面有9个建在了高校。沈阳医学院、沈阳农业大学等高校都是受益者。把赛时竞赛需求与赛后教学需求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场馆利用率,也使辽宁高校的办学条件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据第十二届全运会橄榄球、跆拳道项目竞委会副主任、沈阳农业大学体育教学部主任许晓明介绍说,高校参与承办大型赛事,将体育场馆建在高校内,不仅避免了赛后“养不起”的难题,而且高校学生也从中受益,使场馆在赛后达到最大程度的利用率。
“中国最高级别的橄榄球比赛——全国冠军赛和锦标赛,之前几年一直是在广州、山东、上海等地举办,但全运会后,我们农大也可以申办这样高级别的赛事了。”沈阳农业大学体育部主任许晓明说。
节能就是最大的节约。在禾丰体育馆屋顶,10扇树叶形采光天窗是体育馆最大的特色。“通过这10扇国产双层钢化夹胶玻璃,白天的采光完全满足正常比赛和赛后我们上课、业余活动的需要。全运期间,一旦需要我们配合高清转播,才需要打开照明灯。”沈阳农业大学基建处工程科科长刘洋介绍说,馆内还设置了1300个活动座椅,都是电动伸缩座椅,可以在30秒内伸缩和展开,缩回后可扩大内场面积近35%,可以很好地满足赛后师生的体育和教学需求。
与沈阳农大的情况相似,几所参与承办全运赛事的高校的负责人均表示,学校扩招后学生人均健身面积在缩小,这次借全运会契机对原有的老体育馆进行改扩建,给学校体育教学提供了新的场所和环境。
全运会志愿者大多由大学生承担,学校自己的学生志愿者可以服务比赛,这样就节省了赛事期间每天的交通负担。另外,各高校的体育部拥有非常强大的专业队伍,体育老师可以在单项竞委会中担任重任。(本报记者丁瑶瑶)(摘自8月30日《沈阳日报》A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