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杨耀伟 叶健 张晓丽
眼下,我省的玉米种植正值灌浆末期,今年收成如何,这几天的长势是关键。
秋日午后,记者刚一走进岫岩满族自治县雅河街道办事处洪家堡村村民洪耀伟家的玉米地里,一连串的问号便涌上了心头:同样的品种、同一块地,为什么他家的玉米就比一垄之隔邻居家的玉米高出一大截?灌浆期还没结束,为什么邻居家的玉米秆已经枯黄,而他家的玉米秆还是青绿的?为什么7月下旬那场罕有的大风过后,邻居家的玉米折损近半,而他家的玉米却几乎没有倒伏的?
跟在记者身边,洪耀伟低着头边走边笑,很少搭话。原来,问题的答案都埋在我们脚下的这块玉米地里。
“他家地里用的可不是普通化肥,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专门为他配的特殊肥料,叫生物炭基复混肥。 ”怕记者着急,同行的沈阳农业大学助理研究员高继平抢先揭开了谜底,“这生物炭还是他们自己加工的呢,原材料就是地里的秸秆。从实际效果看,这种肥料不但减少了化肥使用量、提高了农作物对化肥的吸收利用率,更为难得的是,它还能让土地的肥力逐年得到恢复。 ”
一说到土地,洪耀伟忍不住搭了话:“省化肥、产量高这些都不用说了,自打用上了这种肥,我家这块地不那么硬了,用脚一踩可暄了。不信你踩踩试试。 ”
肥沃的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可时至今日,许多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良田沃土,在过度的索取中变得越来越脆弱,板结、酸化、盐碱化……大自然一次次地向我们发出警告。
一边是对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期盼,另一边是在化肥无度侵蚀下土地不堪重负的叹息,如何解决好增产增收与保护地力这一对矛盾,成为摆在我省乃至全国农业科技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骄阳似火,照耀着这片土地。站在暄软的玉米地里,看着挂在高继平脸上的汗珠和洪耀伟脸上的笑容,记者仿佛感觉到有一座桥,将这两个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职业人的两颗心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一种找到了真正答案的喜悦油然而生。(摘自《辽宁日报》9月27日A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