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办:沈阳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 加入收藏
  • 沈农主页
  •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沈农 >> 正文

    沈阳日报:“90后”榜样诠释社会担当

    【来源:    日期:2014/03/11    浏览量:  】【打印本页】 【关闭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高齐、宫殿凯海南三亚勇救车祸中落水被困司机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90后”这个群体乐于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近日,本报联合共青团沈阳市委走进高校调查采访,了解很多有关“90后”的感人故事。这些大学生用自己的爱心、孝心、社会责任心,用自己的踏实行动,为自己“画像”并豪迈地喊出:快乐“90后”,我们是有担当的一代!

    献血救人 有求必应

    赵明阳:沈阳农业大学学生

    赵明阳知道自己的血型是珍贵的“熊猫血(AB-HR阴性)”,还是上大学以后的事。2011年9月份,就读农大食品科学与工程一年级的赵明阳在一次义务献血时,被告诉自己的血型是AB-HR阴性,拥有这种血型的人仅占0.3-0.4%。

    没想到自己的“血”还能救人,赵明阳从此格外注意保护身体。大约半年后,血站AB-HR阴性血源告急,赵明阳立即赶到医院,再次献出400CC。

    “有位白血病人血液中缺少蛋白抗体,需要从我的血里提取。”每次患者打来电话,赵明阳都要从学校乘公交车到治疗点,两个小时的路程,一个月两次。看着针头从自己血管里抽出的血,注入另一个人的身体,他咬着牙坚持了一年多,直到2014年2月份病人进行巩固治疗。

    “我没觉得自己有什么特别,但我想尽量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2013年12月,赵明阳加入了“中国稀有血型互助群”。下个月,他将去天津救助白血病患者。7月,他还要到营口帮助一名同类血型的待产孕妇。爱心行程写满这个24岁年轻人的生活。“我想做个好人,帮助他人! ”简单的愿望,让赵明阳的人生更丰富了。

    挺身救人 从不表白

    梁书东:沈阳农业大学学生

    “救命啊,来人!”

    2012年9月27日晚7时,天正下着雨,位于东陵路沈阳农业大学附近传来呼救声。梁书东循声跑去,见一名男青年口吐白沫躺在地上,同伴说喝农药中毒了。梁书东顾不上多想,冲到马路挥手拦车,欲将中毒者送到医院。看着几辆出租车擦身而过,梁书东心一横,站到了马路中间,强行拦下一辆私家车,将中毒男青年送到了附近一家医院。医生看了一眼,说救不了。就这样,他先后跑了三家医院,最后才将中毒者送到沈阳市120急救中心。

    抢救急需用钱,梁书东二话没说,用身上所有的钱为男青年垫付了医药费,直到其亲友来才默默离开。半夜回到寝室,他没跟任何人说起。后来,直到男青年的母亲给学校送来锦旗,大家才知道梁书东冒雨救人的事。

    “我当时就想救人。能救下他,再累都值了。”

    面对记者,这个用行动挽救了一条生命的腼腆小伙说得如此轻描淡写。

    存孝于心 立孝于行

    谢晓东:沈阳理工大学理学院学生

    谢晓东出生于沈阳市东陵区班家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在儿时的记忆里,父母忙于生计总是早出晚归。知道父母赚钱不容易,他从不乱花一分钱。艰苦的生活和过度的劳累,使母亲一直腰疼,有时甚至起不来床,生活的重担压在了父亲的肩上。为了有时间帮父母做点事,高考填报志愿时,谢晓东偷偷选择了离家最近的沈阳理工大学。

    2011年初冬,大伯在和父亲一起干活回来的路上出了车祸,父亲十分自责,掏空了所有积蓄也未能挽回大伯的命。母亲的腰病因此加重。平时,只要一没课他就回家帮父母干活。

    大学二年级下学期到外地实习,他几乎每天给家里打电话询问母亲的身体状况。回沈后,母亲术后卧床三个月,谢晓东坚持为母亲刷牙、洗脸、喂饭、揉腿。看着母亲瘦小的身躯、鬓上的白发,不善于言表的他第一次轻轻地对母亲说:妈妈,我爱你!

    母亲说过最让他感触的一句话就是:“看到儿子回来,我的心情就好多了,也不觉得难受了。”其间,他总是尽可能多地抽出时间陪伴父母,但从未因此耽误学习,还当选了理学院学生会副主席。“存孝于心,立孝于行”,让父母放心,为父母分忧,就是他对父母最大的孝心。

    志愿服务 榜样力量

    郭明义爱心团队东北大学分队

    “同学,一共是900元,你数好了!”

    2013年11月1日12时,东北大学宿舍楼一角,王雪、李倩如和刘卓恒将兑换好的钱递到对面同学手中。“这位同学抱着堆满一角硬币的鱼缸来兑换,我们一枚枚地数着,手指都冻僵了。”三位伙伴在寒风中等待着,忙碌着……

    “我觉得,这是责任让我坚持下来。”说起郭明义爱心团队,入学半年的王雪和李倩如脸上洋溢着自豪。同队的龚良波同学更是把队当成了“家”。在这“家”里的每个人都是传递快乐的使者。

    陈佳是郭明义爱心团队东北大学分队队长。2012年9月,她从重庆来到北方,因为郭明义,她选择了加入这个团队。“大家刚开始是奔着郭明义老师去的,活动中发现了自己的价值。”陈佳至今还记得去文君敬老院慰问时,一位老爷爷一把将她拉到床边,大声说:“乖孙,你来了!”口气里有见到亲人的喜悦。临走时,老人抹着泪,问她还来不?此后每次来,陈佳的心头都被沉甸甸的责任与爱充满。

    两年间,郭明义爱心团队东北大学分队的志愿者先后参加过敬老、社区支教、服务全运等多项志愿服务活动。队员们告诉记者:“我们在做一项事业,一份为他人服务的事业,这项事业实现了我们自身的社会价值。”本报记者吕良德、通讯员聂庆婷 实习生徐东君 (摘自3月11日《沈阳日报》A5版)

    审核人:
    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