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孙洁 通讯员 安俊学
沈阳农业大学党委书记迟维意表示:“大学既要仰望天空,又要脚踏实地,不立地,就不能生根,不接触实际,发展就没有潜力。只有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农业大学才能扎牢根基,才能守住灵魂。服务三农,服务社会,正是农业大学的价值所在。”
“为了国徽上的谷穗永远饱满,我们播种理想,收获知识,务实求新,奋发进取……”这是沈阳农业大学的校歌,建校60余年来,沈阳农大致力于服务“三农”,与共和国“三农”事业共成长,出人才,出成果,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在我国“三农”事业的发展丰碑上刻上了光辉的印记。
一路走来 栉风沐雨
翻开沈阳农大的校史,我们的目光追溯到二十世纪初,那个时候,大清王朝面临着内忧外患,为了扭转时局,清政府在1902年宣布实行新政,其中,包括对农业的振兴。1906年,清政府在辽宁设立省立奉天农业学堂, 这是我国成立最早的高等院校之一,也是我国最早实施高等农业教育的院校。这就是沈阳农大的前身。
此后数年间,农业学堂的命运也随着变幻莫测的时局一变再变。1945年并入东北大学农学院。1948年11月,辽沈战役大获全胜,东北全境解放,沈阳农学院建立。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沈阳农学院迁至哈尔滨与哈尔滨农学院合并,并改称东北农学院。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央决定把复旦大学农学院迁往沈阳,与原沈阳农学院并入东北农学院的部分专业合并,组建新的沈阳农学院。第一任院长由我国著名教育家、畜牧专家张克威教授出任。如果从1952年算起,沈阳农大也已经走过了62年的光辉历程。栉风沐雨,薪火相传,一路走来,沈阳农大扎根于广袤的辽沈大地,在黑土浑河的滋养下,化作春风育桃李,勇攀科学最高峰,为辽沈大地的“三农”事业的发展,孜孜以求。
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强化“以人为本、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的工作思路,采取有力措施,倾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尤其可喜的是2009年陈温福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极大地鼓舞着师生员工工作学习热情,也为学校师资培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今天的沈阳农大已发展成为教学与科研并举、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特色、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多学科的重点农业大学,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农业教育科研体系,成为我国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注重科技创新
沈阳农业大学党委书记迟维意表示:“大学承载着学术创新、培养专业人才、为社会发展服务的重要使命。在大学发展的进程中,大学所具有的功能无一例外要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而对于农业大学来说,只有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实践,才能产生真正有意义的科技创新,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才能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例如,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为负责人的“国家超级稻育种”联合攻关协作组,经过十年联合攻关,共育成优质超级稻新品种16个,这些品种仅在东北稻作区累计种植面积就超过1.5亿亩,平均覆盖率达65%以上。由此拉动东北水稻平均单产从“九五”末期的424.6kg/亩,迅速提高到现在的488 kg /亩,增幅高达14.9%,远高于全国同期水稻平均增产水平。
由李天来教授主持的北方寒区日光温室项目经过创新研究与技术集成,首次将日光温室主要果菜全季节生产向北推移到一月份平均气温-28℃地区。在北方各省累计示范推广391.3万亩,新增蔬菜238.6亿公斤,增加经济效益265.1亿元,为解决北方寒区蔬菜供应、促进农民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工厂化农业(园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于200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在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应用,累计推广544.52万亩,实现综合经济效益41.4亿元。
“寒富”苹果是沈阳农业大学的又一项重大科技发明,目前在“三北”冷凉地区十多个省份栽植成功,在辽宁累积推广近80万亩,年增加经济效益近30亿元。
据了解,近十年来,学校利用雄厚的科技和人才优势,全力开展科学研究工作,自2000年以来,沈阳农大共承担国家、省、市的各类科研项目4600余项,70%的科研成果在生产中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培养特色英杰
培养创新人才是大学的根本使命。最近几年,学校入选教育部优秀人才资助计划、辽宁省领军人才和“攀登学者”、特聘教授的教师人数快速增加;来自海内外优秀人才不断加盟,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人数占教师总人数的比例超过了47%。
教育部曾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国家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其中特别提到要实施卓越农林人才的教育培养计划,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探索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模式。
据迟维意介绍,沈阳农大实施“完全学分制”,以“厚基础、宽口径、精专业、创新型”为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学生社团、科技竞赛、校企合作等多种形式,拓宽大学生的学习空间,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此外,从2005年起,沈阳农业大学出台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管理办法》,开始创办一系列科技创新竞赛。每年都有近千人参与其中。学校还专门设立了100万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基金,来支持和鼓励学生创新创业。近年来,沈阳农大的毕业生进行创业的人数越来越多,东北饲料行业最年轻的企业老总李辉,被共青团中央和农业部评为“2007年度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的李鹏,都是在学校期间就开始进行创业的农家子弟。
在沈阳农业大学与北京扬翔集团合作成立的“扬翔班”里,学生每年暑假都是在公司里实习,公司统一培训,统一提供实践机会,学生毕业后就可直接进入企业就业。到企业实践给了学生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再回到大学上课时,学生的学习目标更明确了。沈阳农大还与正大集团联合开办了“正大班”,以及“宝迪班”“康师傅建教合作班”等,这种通过与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培养方案,进行订单培养的方式,让高校的教育教学有了针对性。
建校以来,沈农培养各类人才11万余人,毕业生基础扎实、工作务实、为人朴实、作风踏实的特点为社会公认。
让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经济
在沈阳农业大学的办学理念中,大学应坚守住“道德围墙”,要肩负责任、敢于担当,不被市场化、不被功利化,要成为社会发展的“智力依托”和“学术家园”,在科技创新的同时主动承担起成果推广、技术培训、人才培养、科技普及的责任,这是农业大学的文化自觉。
“对于农业大学来说,只有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实践,才能产生真正有意义的科技创新,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才能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沈阳农业大学党委书记迟维意这样说道。
在建校以来的60多年里,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一直是沈阳农业大学的一项重要办学方针。位于海城市的王家堡村,是远近闻名的“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贫困村,全村人均年收入207元。1982年,沈农派遣13名专家来到王家堡村,辽宁省劳模郭殿荣每年蹲点都在200天以上,教农民养柞蚕、种果树,退休后仍然年年来做技术指导。目前王家堡村栽植果树40余万株,建立起林、果、蚕三大支柱产业,人均年收入超过3万元。海城基地建设历时30年,学校党委选派了4任科技副市长,带领百余名教师活跃在海城农村,使海城市经济建设得到快速发展,2013年在全国百强县中名列第13。
建平县原是全国重点贫困县,1986年,学校在建平县建立扶贫基地,组织200多名科技人员完成了一系列重点开发课题,建平县也由粮食产量不足1亿公斤一举成为全国商品粮大县,被国务院命名为首批“脱贫先进县”。
1990年,沈阳农大深入辽北“粮仓”,在昌图建立了“两高一优”农业示范基地,在中部沈阳市建立了城郊型高效农业示范基地;1995年,沈阳农大又在辽东的本溪市开辟了以生态农业持续发展为重点的示范基地。
至今,学校的科教兴农基地覆盖了辽宁省10个市23个县区,完成了东西南北中的全方位科技试验、示范、推广网络的总体布局。
此外,2007年,辽宁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等8部门联合组织开展科技特派工作。沈阳农业大学率先响应,主动承担起了送科技下乡的任务。学校党委整合全校优秀教师资源,迅速向新民市、昌图县、新宾县派驻科技特派团。
科技特派团紧密围绕当地农业主导产业,将最先进的科研成果推广到农业生产第一线,针对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开展技术攻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4年来,科技特派团共引进农业新品种40个,推广实用新技术50余项,建立各种科技示范基地34个,累计辐射推广面积达到40万亩,开展各类培训班57次,直接培训8000余人次。
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是农业大学的一项重要办学方针。现阶段,我国政府在农民培训过程中扮演着决策者和调控者的角色,而农业高校作为农民培训的直接参与者和实施者,对农民素质的提升和新型农民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
自2004年起,沈阳农业大学面向辽宁省和沈阳市先后举办“青年农民上大学”培训班、农民技术员培养工程、农民企业家高级研修班共21期,接受有一定经验的农村种植养殖科技示范户,以农业生产需求为导向,为农村培养“懂技术、善经营、留得住、用得上”的新型“蓝领农民”,共培训学员2675人,这些学员现在都已经成为现代农业技术的示范者和传播者,在农村第一线带动周边农民一起发家致富。这些掌握了农业科技实用技术的新型农民,成为了“农业专家”,他们成长在农村,创业在农村,为农村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2013年,沈阳农业大学在法库县设立院士工作站,开展农林废弃物炭化综合利用技术,利用牛粪、花生壳和玉米秸杆等农业废弃物开发生产炭基专用肥和燃料,创建国家生物炭示范县。项目实施将带动法库县乃至辽宁省生物炭产业快速发展,并有望在未来5年启动10亿元规模的市场。
30年来,在科教兴农道路上,沈阳农业大学涌现出一大批国家和省级扶贫工作先进个人,这些科研人员长期奋战在辽沈大地上,舍家忘我,默默奉献,他们在实践中把传统的民族精神与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相结合,铸造了一种充满时代气息和特征的沈农精神。这些对农业生产有着一手绝活、对生活条件没有任何要求的大学教授,被当地农民亲切地称为“财神”,成为农民最欢迎的人。
承载梦想再出发
沈阳农大,这所有着百年历史的全国重点大学,曾因种种原因错过了全国高校上一轮的扩张发展。在科学发展的时期,在国家和省市的大力支持下,沈农抓住了有利时机,又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十二五”之初,学校党委确定了“‘十二五’补欠账,打基础,求发展,‘十三五’上台阶,大发展,进入全国农业院校第一集团”的发展目标。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农业大学,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是学校党委在学校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做出的重要决定。
2011年初,校园建设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校园建设规划第一期工程共20万平方米全部完成,学校校园建筑面积增加了整整一倍,一个全新的沈阳农业大学展现在沈阳的东部,为活力沈阳增添了亮色。
沈阳农大在长期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为农业生产服务,通过培育创新成果、培养科技人才、提供科技支撑等方式,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资源和技术支持。
借助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春风,沈阳农业大学开始全力谋求提升核心竞争力,通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提升学校内涵建设质量,办人民满意的大学。现在,全校教职工人心思干,只争朝夕,每个人干活都憋着一股“劲儿”。这股“劲儿”是一种干事业的激情,是所有农大人在学校热火朝天的发展态势感召下的同舟共济、积极参与和全力以赴。在跨越式发展的征程上,沈农人正满怀激情,在为培养优秀农业人才、为创新科技成果、为服务“三农”而奋斗,为建设全国一流农业大学阔步前行。(摘自2014年4月《中国农村科技》总第2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