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先锋网讯)在日前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上,沈阳农业大学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称号,是我省唯一获此荣誉的高校。2014年12月,该校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全省文明单位”。
成绩来之不易。近几年来,沈阳农业大学党委坚持依法治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高等教育法》,扎实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注重提高党委会质量,发挥全委会、校长和校长办公会的作用,集体研究决定学校重大事项,领导班子空前团结,为全校做出了表率。党委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将涉及学校全局性的重要改革举措通过各种途径传达到全校教职员工,问政于民。校园规划及新校区建设、“三角地”动迁、承办“十二运”赛事、内涵建设等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的推进都赢得了全校师生员工的充分信任、理解和大力支持。
学校党委一手抓硬件建设,一手抓内涵发展,深化改革、强化管理,以超常规速度、超常规举措谋求跨越式发展。党委紧紧抓住硬件缺失和历史遗留问题两个主要矛盾,用短短两年半的时间完成了20万平方米的新设施,建筑面积相当于过去60年教学设施建筑面积的总和。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妥善解决了大量历史遗留问题,在绿化美化校园时处处体现人文关怀,创造了人与人相互信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环境。2012年,学校党委审时度势,战略性提出把工作重心由硬件建设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转向提升内涵建设质量和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时,全校上下迅速统一思想,全力以赴投入内涵建设之中。一年多时间里,学校综合办学实力获得较快提升,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办学规模扩大、层次提高、结构优化,国际化办学格局逐步形成;坚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与引进并重、教学科研并举,人才质量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获得提升,为地方经济建设作出贡献;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
学校党委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体规划,通过大张旗鼓选树和表彰践行“三个倡导”的优秀典型等途径,形成教育教学、志愿者服务、科教兴农社会实践等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文化内涵更加丰富,特色更加鲜明,充满正能量。2014年初,沈阳农业大学两名研究生不顾个人安危海南勇救落水司机的新闻在各类媒体广泛传播;食品学院一名学生四年默默捐献“熊猫血”逾千毫升的事迹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赞扬,像一股清风吹散了社会上热议的“扶不扶”话题,在校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学校全面总结近年来师生中不断涌现出的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事迹,邀请郭明义同志来校与22名见义勇为师生代表进行座谈,深入研讨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人才培养的重大意义,大力宣传这些师生的感人事迹,使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在校园中层出不穷,诚信待人、与人为善在师生中蔚然成风。
科教兴农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沈阳农业大学奉献社会的光荣传统。学校党委大力支持专家们到农业生产一线开展科技咨询服务,鼓励各学院把大学生社会实践安排到田间地头,切实为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学校大力推进青年志愿者工作,为奥运会、全运会、全省大学生运动会提供了高质量的志愿者服务,大学生们还长期到“九一八”纪念馆、敬老院等地开展志愿者服务,受到各方肯定。学生出台政策鼓励毕业生到农村基层锻炼,截至目前,该校210名大学生选择当大学生村官,占全省选聘大学生村官总数的1/10;247名学生携笔从戎,439名学生参加“西部计划”,让青春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闪光已成为沈阳农业大学毕业生的共同志愿。
近年来,沈阳农业大学先后荣获沈阳市先进党委、沈阳市先进单位、服务沈阳突出贡献集体、辽宁省五一奖状、辽宁省平安校园、辽宁省校园文化建设品牌学校、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全国文明岗等荣誉。(沈阳农业大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