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办:沈阳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 加入收藏
  • 沈农主页
  •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沈农 >> 正文

    辽宁日报:农大后山遗址带你回到11万年前的沈阳

    【来源:    日期:2015/07/24    浏览量:  】【打印本页】 【关闭

    考古队在沈阳农大后山遗址测量。

    由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主办的2015沈阳公众考古活动上周落下帷幕。本次公众考古活动的主题是“沈阳早期人类探秘之旅——带你回到11万年前的沈阳”,专家通过讲座以及带领志愿者实地踏查的方式,诠释了这一主题。

    由于公众考古招募的志愿者人数有限,因此,还有很多热爱考古文化的市民未能参与到公众考古活动中。本版已连续三周推出三篇文章报道此次公众考古活动,引起读者关注。有读者通过本报新媒体反映,希望更多地了解有关“11万年前的沈阳”考古发掘情况。记者为此采访了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赵晓刚、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副教授方启。

    沈阳早期古人类探源课题正在进行中

    据赵晓刚介绍,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1年开始与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合作,开展沈阳早期古人类探源课题调查。目前,考古队正在沈阳农业大学后山第二发掘地点进行考古发掘,预计今年8月能够完成此地点的发掘工作。而沈阳早期古人类探源课题研究将持续到明年。

    据赵晓刚介绍,旧石器时代的人类,以打制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过着采集和狩猎的原始生活。中国大地上埋藏有十分丰富的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遗物,至今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地点共有200多处。为了研究沈阳地区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分布和文化层堆积情况,并探讨沈阳地区考古的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这一学术课题,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1年与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合作,对沈阳地区进行旧石器考古调查。2012年4月,考古队在沈阳农大后山地表发现并采集到大量打制石器。通过科学分析,证明该遗址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 2012年8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组成旧石器联合考古队,对位于沈阳农业大学后山果园处的遗址进行试掘。

    农大后山旧石器时代遗址早于新乐遗址

    此后,考古队先后两次对沈阳农业大学后山旧石器时代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达109平方米,深度为6.6米。通过发掘,发现了五个连续分布的旧石器文化层,经光释光测年法测定,其年代距今约11万年。出土了620余件古人类加工和使用的打制石器,包括手镐、盘状石核、尖状器、雕刻器、砍砸器、刮削器、石核、石片等。已发现的五个旧石器文化层,确立了沈阳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文化序列,并将沈阳地区有人类活动的历史从新乐文化的7200年提前至距今11万年左右,填补了沈阳地区以往没有确切层位旧石器发现的空白,并为研究旧石器时代古人类的生活环境等学术课题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证据。

    11万年前农大后山最宜居

    据参加考古的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副教授方启介绍,在沈阳农业大学后山发现的遗存是目前沈阳地区发现的最早有人类活动的遗迹。农大后山遗址位于古浑河河道边的台地上,与新乐遗址类似。这是一处气温适合、食物充沛的河汊子,而且在阳面坡上。东北气候寒冷,此处有利于人类御寒。

    方启说:“曾经生活在沈阳农大后山上的古人类究竟是迁移而来的,还是一直在这里生活有待研究,但是这里当时绝对是沈阳地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

    目前,通过对沈阳农大后山旧石器文化遗址的考古研究,证实了该遗址属于原地连续埋藏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对于研究沈阳乃至东北亚地区古人类的迁徙与融合、旧石器文化的交流与演变、现代人起源与发展等重大学术课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报记者/王臻青

    (摘自2015年7月24日《辽宁日报》16版头条)

    新闻链接:http://epaper.lnd.com.cn/html/lnrb/20150724/lnrb1537463.html

    审核人:
    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