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创未来圆梦顺德”大良青年创客汇活动的创业大讲堂上,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零号湾孵化器负责人张志刚和创客们分享了创业需要走好哪几步。他提出,创业需要考虑天时、地利、人和。
在哪里创业更有利?创业者和创业导师是这样考虑的。
创业者希望到资源更集中的地方去
毕业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消防兵专业的韦安庆,在校期间曾在一线消防中队实习,参与到大大小小的消防救援任务中。退伍后韦安庆选择了创业,成立了北京鸿基消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除了进行消防文化宣传,韦安庆还结合一线消防官兵的需求,组织团队研发了一些更为实用的消防装备。韦安庆设想将高光谱成像自动检测系统应用在消防领域,通过对燃烧物的光谱分析来鉴别燃烧物的成分,以此来降低一线消防员的伤亡风险。
“选择在北京发展,是因为我们不管是产品还是服务都是面向全国的,而且北京很多消防专家,我们的技术来自中科院光电所,我们随时能对接上。”韦安庆说。
北京马蹄铁智能骑行的创始人、CEO聂梦松认为,作为创业公司,一开始选择地方,必须要考虑几点:第一是哪里有人,公司的核心是人,在哪里你能获得最好的人才,这是最重要的一点;第二是这个地区的投资环境,因为互联网公司要成长离不开融资,哪个地方的融资环境比较好会更方便企业运作;第三要考虑的就是政府的扶持政策,“因为对于早期项目而言,这种政策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对此,本次大赛评委、洪泰基金高级投资经理兼品牌公关总监李彦作了一个比喻:“企业和投资人其实就像恋爱结婚一样,两个人正好在那碰上就是缘分,但是也可能两个人特别合适,就是没有机会遇见没在一起。”
李彦认为,北上广深的资源丰富,很多投资机构在那儿安家,对企业融资来说,地利还是挺重要的。
发达城市背后还能连接广袤的乡村
22岁的郑志瑶今年从沈阳农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毕业后,他接任辽宁省灯塔市大河南镇新光村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并以知识技术入1%股成为合作社新的股东,开始创业征程。
2013年暑假,跟随沈阳农业大学的社会实践服务队来到新光村后,郑志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一个偏僻的村落,竟然成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使用的机器都是时下最前沿的。他第一次切实感到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此后,新光村成了他的眷恋。只要放假,他就到新光村农机专业合作社定点学习、社会实践和科技服务,学习合作社对农机采购和修理的方式方法,积累机械化大区域作业和田间植保的管理经验,了解当地农民对农机作业的意见和建议。
在新光村,郑志瑶和金哲南聊起了创业的想法,金哲南当即邀请小郑以合作伙伴的方式进入合作社,承诺每月提供3000元的基本生活保障和一定的合作社股份。对郑志瑶的创业项目,合作社以参股方式共同创业。
郑志瑶来到星光村,带来了沈阳农业大学的鸭稻模式。通过在稻田里面养鸭,鸭子在田里吃杂草,鸭子的粪作为田地里的肥,不施肥、不打药,真正实现有机种植。此外,还从韩国买断了薄膜直播技术。把种子直接粘在生物降解膜上,铺在田地里,浇水以后,水渗到底下之后,种子萌发从膜里长出来,在生长的过程中,膜一直在根部,保水、保墒、保温、保肥、除草。
为什么要到农村来创业呢?郑志瑶说:“因为好地没人种,同时城市里吃不到好的米,而且国家农业面临着很多问题,作为学农的一个学生,想尽点微薄之力。”
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将目光投向了北上广深以外的城市。对此,大赛评委、湖北省欧美同学会副秘书长、著名青年创业导师陶兵林认为,理论上来讲,大学生创业虽然看起来门槛比较低,但是你进入具体行业或者具体地区是需要门槛的。
“在北上广深这些地方,虽然市场信息比较多,但是创业的门槛相对也比较高。”陶兵林说,企业发展的几个要素,包括人、资金、环境,并不是说只有大城市能做成事情。
这也正是在农村扎下根来的郑志瑶的想法。他正打算带着自己的优质有机大米“杀”回北上广深,建立自己的品牌和市场。
好的创业土壤很重要
去哪里寻找地利?在大赛评委,顺德产业服务创新中心常务副总裁、顺德青年企业家协会执行会长刘奎看来,创业的土壤尤为重要,一个好的创业环境,是尊重市场规律做事情的环境,政府不要去干预企业,更加不能有阻力。
“顺德的市场化比较彻底,能够激发民间自身的力量。”刘奎说。
刘奎认为,政府的服务意识强很重要,保持市场公平,政府对企业来说是“守护者”,是给企业普遍需要的东西,而不是说给我能给的东西。在刘奎的印象中,这是顺德整个政府体系中的共同观点。他分析,这种观点的形成,与顺德市场化比较早有关系,与顺德毗领港澳台有关系,也与顺德的企业走出国门有国际视野有关系。
刘奎介绍,如今顺德政府为创业、为企业发展营造了很多好的政策,对大学生创业的鼓励、社会氛围的营造、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的满足上,都建立了非常好的体系,“有创投基金、创投公司,还有对科研人员扶持的支持体系,等等,都让顺德有了更好的创业氛围,以及适合企业的生存成长的环境”。
陶兵林给创业者的建议是:根据你的出身、经历和你所熟悉的环境、熟悉的行业,以及你能够掌握的人,从自己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周边环境和地区。
“理论上讲,选择一些可以平稳落地的项目,投入资金不要太大,有可靠团队的人,这样就容易度过创业最艰难的时期。”他补充道。(实习生 刘言)
(2015年9月2日《中国青年报》8版)
新闻链接:http://zqb.cyol.com/html/2015-09/02/nw.D110000zgqnb_20150902_1-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