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办:沈阳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 加入收藏
  • 沈农主页
  •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沈农 >> 正文

    辽宁日报:“渤海粮仓”辽宁项目:新耕作法让每亩薄田多打200斤粮

    【来源:    日期:2015/11/20    浏览量:  】【打印本页】 【关闭

    提要:粮食,来自于一种种朴素朴实的植物。粮食的意义,怎么表述怎么表达都不为过。我省有500万亩贫瘠田地,因为产量低,被称为中低产田。

    开发改造中低产田是提高我省粮食产量的关键,增产的关键则是改变农民传统的耕作习惯。

    自己有粮好做饭。

    今天,我们关注“渤海粮仓”辽宁项目。

    未来,我们的饭碗盛多少饭,与这个粮仓有关。

    引子

    初冬,天气渐寒。

    11月9日,凌海市建业乡博字村,一望无际的玉米地里,成片的玉米都已收割完毕。 48岁的刘新,正忙着把散放在地里的玉米归仓。

    刘新的家在村里算得上富户,二层小楼,5间房儿。院里,最显眼的就是那十多个盛满玉米棒儿的“粮囤子”,高高的、黄黄的,阳光下仿佛散着金光。

    “今年大旱,过了7月就没下过一次透雨,可咱用了新耕作法,收成还是相当不错的,光苞米就能赚4万多元,真是尝到了甜头。 ”憨厚的刘新告诉记者。

    这样的收成,在刘新看来已经是很平常的了,可在两年前,他可不是这样的。那时,村里的乡亲们根本不认新耕作法。

    玉米亩产一下子增加100公斤 博字村的农民眼热了

    凌海市紧邻渤海,农村人口45万,十年九旱,因靠海,风大,天气说“变脸儿”就“变脸儿”。加上土地板结、贫瘠,玉米产量每亩一般在400公斤至500公斤。

    人们总结这里玉米低产的主要原因是“一少四低三不高”:降水量少,种植密度、土壤抗旱能力、植株抗倒伏能力、农田水分利用效率低,玉米产量、效益和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不高。

    春旱、夏旱、秋旱频繁发生,大幅度减产,有的年头甚至绝收,是这里的常事。

    “种子选择不合理、土壤耕层浅,根系下扎浅、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和作物抗倒伏能力低,抗旱灾能力低……这是低产的病根。”中科院沈阳生态应用研究所博士谷健说。

    建业乡博字村,祖辈留下的耕作习惯形成了老套路——大田玉米浅栽、稀植,每亩2200株左右,一般耕作深度10厘米左右……这种老耕法常常让村民的玉米苗刚刚出土不久就饱受风患,往往海风一刮就全部倒伏。

    “2010年的一场大风,眼睁睁看着刚结穗打粒的苞米被刮了个一塌糊涂,真是太惨了! ”刘新说。

    2013年,一种新的耕作模式及配套“科技营养餐”来了,可村里人“不感冒”。

    “搞深翻、密植试验,尽管挨家挨户劝,说破了嘴,跑断了腿,可他们就是不信啊。 ”想起当初,谷健苦笑。让谷博士欣慰的是,刘新琢磨着拿出10亩地,全按谷博士的新方法种玉米。

    “和咱们的老种法不一样啊,选育抗旱抗倒伏种子,深翻地25厘米至30厘米,秸秆机械打碎还田,增加土壤肥料,密植每亩4500株左右,施有机肥……”没想到,新耕作法一炮打响,大旱之年,刘新的试验田每亩产量竟达到600公斤……

    刘新家的玉米囤子满了,村民们瞅着眼热,盘算着自己下一年的种法。

    果然,去年一下子就有十几户、300多亩地“加盟试验”,家家都增产了。

    谷健说,建业乡是核心试验示范区,玉米近5万亩,过去单产400公斤至500公斤。通过技术和模式示范及大面积推广应用,玉米每亩增产100公斤,核心试验示范面积达到了1000亩。

    记者调查了解到,凌海市有耕地189万亩,其中玉米80万亩,如今都实现了“试验效应”。“推而广之,全省500万亩中低产田,其中玉米300万亩,如果每亩增产100公斤以上,那是相当可观的。 ”长期关注并研究粮食增产的辽宁项目负责人、沈阳农业大学教授张文忠说。

    水稻亩产超过900公斤已不足为奇 “科技营养餐”让农民种粮上瘾

    我省有中低产田500万亩左右,这是粮食增产的沉重包袱,但换个角度看,也是增粮的“潜在粮囤子”。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省环渤海低平原地区盐碱重、淡水资源匮乏、土壤贫瘠、养分库存低、缓冲能力差、养分比例失调、区域性病虫害严重,“这个区域粮食低产是普遍现象。 ”张文忠说。

    如何降低或最大限度地消除这些直接制约粮食增产的“障碍因子”?

    张文忠说,这些贫瘠土地完全可以通过推广配套集成的先进技术,逐步转变为“高产田”,让农民增收。

    2013年和2014年,我省累计推广“科技营养餐”增粮面积190万亩土地,其中水稻60万亩,玉米130万亩,增产粮食7.5万公斤。

    11月16日,盘锦市田家镇田家村,水稻种植大户唐洪财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对记者说:“今年是一个丰收年,但算不上是最好年景。 ”

    59岁的唐洪财掐着手指算账:“110亩稻田,每亩估产在 750公斤左右,加上稻田养河蟹,每亩地至少赚1000元,过去是500元左右……”

    在辽河三角洲试验示范区、辽河三角洲复垦区核心试验示范区,水稻亩产超过900公斤已不足为奇。

    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承担的“环渤海辽宁增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设在大洼县东风农场。去年10月,省专家组对106亩高产攻关田随机选取两个田块,进行机械实收脱粒,两个田块实收稻谷1031.4公斤和983.6公斤。扣除杂质并按照标准水分14.5%折算后,最终折合亩产913.9公斤和897.1公斤,两个田块平均每亩单产905.5公斤,创造了辽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区水稻单产的新标杆。

    记者调查发现,这里的稻田基本都由“种粮大户”承包,统一翻地、工厂化育苗、统一施肥、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机械收割……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付立东主任说,东风镇有1万亩水稻参加了“核心试验”,今年每亩增产50公斤以上。 “全省500万亩贫瘠土地,其中水稻200万亩,若按每亩增产50公斤算,这将是一个不小的增产数字。 ”张文忠说。

    词条 “渤海粮仓”辽宁项目

    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中的一个子项目,通过盐碱地改良、棉花种植面积东扩、低平原棉改粮,实现扩大粮田面积;通过提升农田基本建设水平、抗逆品种应用、中低产田改造升级和地力提升,实现中低产田粮食增产。辽宁项目的任务是,从2013年到2017年,粮食增产要达到2.5亿公斤。截至2014年底,我省已增产粮食7.5万公斤。

    500万亩薄田可以变粮仓

    我省有500万亩贫瘠土地,如何让这些“难产地”变成米粮仓?

    付立东认为,关键是农民的观念要转变。让农民转变观念其实也简单,建“样板田”,让农民看到增产,并从心底里乐意复制“样板”……

    在偏远落后的农村,农民对新技术的认可往往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说白了就是让产量说话,让增产增收成为打开农民心结的“金钥匙”。

    凌海市建业乡博字村的农民,对新耕作技术的认知度两年前不足5%,现在达到95%以上。因为尝到了增产的甜头,他们舍弃了几十年不曾改变的老耕作法,接受了新耕作法。

    “渤海粮仓”辽宁项目在我省东南沿海、辽河三角洲、辽西沿海及南部沿海4个平原示范区将建立8个5000亩以上的粮食增产核心示范区。张文忠告诉记者:“通过推广配套集成的新耕作法,辽宁环渤海低平原中低产区的6个市、19个县(区),将改造中低产田500万亩,到2017年增产粮食2.5亿公斤,这个目标一定能实现。” □本报记者/朱 勤

    (2015年11月20日《辽宁日报》8版)

    新闻链接:http://epaper.lnd.com.cn/html/lnrb/20151120/lnrb1571030.html

    审核人:
    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