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办:沈阳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 加入收藏
  • 沈农主页
  •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沈农 >> 正文

    辽宁日报:50名农大毕业生把自己分配到农村当助理

    【来源:    日期:2016/02/26    浏览量:  】【打印本页】 【关闭

    提要 大学毕业,工作难找。基层缺人,人才难觅。这是个“错位”。大学毕业生如何把自己就业的位置调正、摆正?沈阳农业大学的50名毕业生做出了样子。我们的调查发现,大学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成功,可以复制。

    词条 基层就业

    到城乡基层工作。“基层”涵盖县级以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非公有制组织和中小企业,包括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和艰苦行业、艰苦岗位。

    引子

    春节后,沈阳农业大学2016届学生、23岁的梁日鹏做出一项重要决定——与海城丰沃农机合作社签下了一份意向协议,把自己“分配”到了合作社,身份是合作社理事长。

    他的同学祖恒旭也立下了回家乡清原满族自治县创办林下经济作物种植合作社的志向,并办理了相关手续。

    去年毕业的马书新,回到家乡抚顺县创建了绿谷山野菜专业合作社,专营山参、山野菜,已经创出了自己的品牌。

    作为他们的老师,沈阳农业大学农机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柴宇很是兴奋。他告诉记者,现在大学生就业难,可下到基层的大学生却少得可怜。如何转变教学理念,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这是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柴宇告诉记者,广大农村特别需要大学生。1月,法库县家家乐合作社理事长特意开车来到学校,提出优厚条件,选大学生去那里担任理事长,并承诺给10%的技术股份。

    昌图县13个合作社配了大学生社长助理

    “大学生到咱这儿来,我们可真是打心里欢迎啊,都有点激动了。”辽阳创鑫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康荣秀兴奋地说。

    去年8月,“中国好农机专业合作社助理计划”实施,辽宁的22家农村专业合作社在沈阳农业大学遴选出50多名大学生担任合作社的社长助理,康荣秀创办的辽阳创鑫种植专业合作社也来了大学生助理。

    大学生吕游担任社长助理后,农机技术、种植、病虫害防治、暖棚冷棚和日常合作社管理等,帮着干了不少,成了康荣秀的左膀右臂。“乡村缺少人才,缺少技术,缺少知识,缺少可以带领村民发家致富的领头羊,希望大学生用实践证明自己的能力。”康荣秀说。

    记者调查发现,50多名农大学生当上了专业合作社的社长助理,这些专业合作社分布在辽宁中、西、北部的广大农村地区,有着“辽北粮仓”之称的昌图县更是抢眼,亮中桥镇盛泰农机合作社、众鑫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等13个合作社,全都配备了来自沈农的大学生社长助理。

    昌图县盛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盛铁雍说,一开始还在想,这些孩子行吗?来这之后发现,他们能吃苦,肯钻研,不仅出活儿,还出了不少好点子,让咱脑袋开了窍,思想变化非常大,由衷地为他们点个赞,希望小伙子们能在合伙社干下去。

    昌图县农机局局长丁文波亲自选定了10个合作社与沈阳农业大学对接,并组织大学生在各个合作社流动实践,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昌图县永臣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永臣说:“合作社一天天发展,需要技术能人来帮,需要更多的大学生来啊!”

    农村出去的大学生十个能回来一个就不错了

    今年初,沈阳市很多高校晒出2015年就业质量报告数据。记者发现,即便在高就业率下,基层对人才的渴求势头依然强劲。

    记者在对50名大学生的抽样调查中了解到,近8成大学生反映基层经济落后、工资待遇低、生活条件相对差,尤其是文化氛围,这对于在城市待惯了的大学生来说,是一道难过的坎儿。

    “基层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情愿在大城市打工,甚至改换专业,也不愿到基层。”一位不愿披露姓名的大学生说。

    省大学生就业局统计显示,2015年省内就业高校毕业生16.4万多人,沈阳、大连分别吸纳6万人和3.5万人,占各市接收总数的58%。也就是说,除了这两个大城市外,省内其他小城市毕业生就业流向不容乐观,基层依然是大学生就业的盲点和痛点。业内专家认为,社会需求与大学生就业期望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

    “因为基层工作条件艰苦、待遇偏低,每年回家乡就业的学生比例很低,许多毕业生宁愿在大城市待业,也不愿意回到基层就业。”辽北某县一位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基层很苦,工资待遇、生活环境,哪一样也比不得大城市,到基层工作,在心理上就有一种失落感,在人面前抬不起头。”一位名牌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对记者说。

    渤海大学中文系的晓明(化名)研究生毕业后,在许多人不可思议的眼光中,考取了家乡康平县的机关公务员,让她没想到的是,自己在这里还真派上了大用场。

    来县机关工作3年,领导和同事们的评价是:“工作中是把硬手。”

    记者调查发现,像晓明这样就业返回家乡,也就是在基层就业的大学生、研究生真是少之又少。辽北某县每年高考考取二本以上院校的大学生有六七百人,而每年毕业返回家乡就业创业的寥寥无几。绝大多数学生就业时的纠结点在于,工作地点是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城市; 工资是3000元还是5000元。

    记者在对50名大学生的抽样调查中发现,主动选择基层就业的几乎没有,除非一两个因为家庭有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得已”选择回家乡就业,其他几乎全部心往大城市。

    “十个能回来一个就算挺好了,也就是说,十个大学毕业生有一两个能到基层就业就很不错了。”某县一位重点中学校长向记者透露。

    即便是这样的标配,省内许多地方也达不到。

    “现在看就业率,谁还关心基层就业啊?能就业就行,就业率上去了就是硬道理。”记者调查发现,持这种观点的高校领导不在少数。

    沈农农机专业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占六成

    郑志瑶,2015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现在是沈阳市西成大作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2013年暑假,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让郑志瑶第一次接触到了现实生活中的农村种植机械化,产生了投身基层农村创业的想法。2015年毕业时,他进入辽阳灯塔一家专业合作社担任理事长。

    今年初,几个和他一样有梦想的大学毕业生,共同组建了沈阳市西成大作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也开创了“公司+高校+合作社”的运营模式。

    事实上,基层确实需要大学生,许多大学生在基层就业和创业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柴宇分析说:“大学生的择业观是内因,推进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关键在于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加强学生对行业的认知教育,学专业,爱专业,从事专业。”

    以沈阳农业大学农机专业为例,2014届毕业生选择就业的129人中,有105人签约专业对口的基层企业,而这个数字在2012年不到20%。

    “2014年,沈农工程学院农机专业基层就业率为57%,2015年这个比例上升到63%。我认为,关键在于如何引导。”柴宇说。

    眼高手低,能力不足,学习能力没有转变为职业能力,这是教与学的矛盾在就业中的体现,也是许多高校“高就业率”掩饰下的“隐形失业”的缘由。

    基层需求旺盛与大学生不愿到基层就业,是一对矛盾。这个矛盾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何时改变取决于人才以什么样的速度流向县城以下的地区。

    沈阳师范大学的一位负责人认为,要积极引导、鼓励大学生去基层就业和创业,比如鼓励师范生去农村,国家给予了政策优惠,关键是把这些事情做实。

    沈阳农业大学副校长王继成说,鼓励学生到基层就业,学校要做好潜移默化的引导工作,同时勉励他们珍惜在校期间的大好时光,利用社会实践机会到基层一线经受锻炼。(本报记者 朱勤)

    沈阳农业大学学生郑志瑶毕业后,创办了一家农业公司。

    怎么让公司的产品更有市场?郑志瑶(中)与同事很动脑筋。

    (2016年2月26日《辽宁日报》3版)

    新闻链接:http://epaper.lnd.com.cn/paper/lnrb/html/2016-02/26/content_21863.htm

    审核人:
    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