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办:沈阳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 加入收藏
  • 沈农主页
  •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沈农 >> 正文

    中国农业新闻网:沈阳农大学生“助理”亮相国际农机展

    【来源:    日期:2016/11/10    浏览量:  】【打印本页】 【关闭

    2016中国国际农机展览会如期于10月26日至28日在湖北省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展会上出现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来自于沈阳农业大学工程学院的大学生“理事长助理”们,随之而来的便是他们带来的四大亮点。

    亮点一——郑志瑶团队前来参展

    “每一个大学生都有自己的梦想,只不过是许多人的梦想都服从了现实的欲望,而我选择了不服从,未来,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重新定义农民这一职业。”这是郑志瑶在毕业前说的一句话。

    2013年8月1日,沈阳农业大学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让11级学生郑志瑶,这个90后当代大学生第一次走进了新光村。一望无际的田野,轰隆作响的现代化机械,勤劳朴实的朝鲜族村民,眼界开阔思想超前的合作社理事长,这里一切的一切无一不让这个小伙子格外惊讶,新光村成了他的眷恋。

    回校后,他把调研成果在《农机市场杂志》上登载,并将沈阳农业大学工程学院的实习基地落在了新光村,还和几名志同道合的同学共同成立了农机视野社团,将更多学农、爱农的同学拢到一起。从那时起郑志瑶每逢寒暑假都要来新光村做社会实践。大学快毕业了,有家公司的老板开出年薪30万元,小郑不为所动。许多人劝他去走仕途,但他依旧选择创业这条路,他不考选调生、不考公务员、不考村官,团省委领导推荐的工作也不去,他要自主创业,要学专业、爱专业、从事专业、带动农业,励志兴农。

    2015年6月28日,沈阳农业大学工程学院郑志瑶作为一名应届毕业生,入驻新光村,在新光村,小郑和金哲南理事长聊起了自主创业的想法,金哲南当即邀请小郑以合作伙伴的方式进入合作社,承诺每月提供3000元的基本生活保障和一定的合作社股份,郑志瑶的创业项目,合作社以参股方式共同创业。 7月1日,郑志瑶正式上任灯塔市大河南镇新光村农机合作社理事长。8月正式成立了灯塔市荣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为辽宁省大学生以“技术入股”方式落户乡村第一人。与此同时他带领的团队在“创业正当时”青年创业大赛中获得了企业导师的高度赞赏,北京洪泰基金高级投资经理李彦当场表示愿意在未来投资参与,顺德区产业服务创新中心刘奎副总裁直接帮助企业对接美的公司。

    亮点二——水稻直播覆膜技术

    2015年伊始,金社长远赴韩国农业展览,在展览上他发现了一款新型水稻粘籽机,由于传统水稻的种植方法太过于繁杂,人力物力浪费较多,而且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越来越大,展览上的这款堪称世界首例的粘籽机让他看到了水稻种植的革命性突破,同时引进世界领先的韩国水稻薄膜直播整套技术,

    通过郑志瑶的不懈努力,荣耀公司于8月25日成功买断世界领先的水稻薄膜直播整套技术,设备从韩国运回,覆膜直播的粘籽机和覆膜机来到新光村,金社长迅速安排合作社工作人员将设备运用到水稻生产中去,经过整地机械对土地进行镇压整地后, 随后不久,粘籽机开始工作,夜以继日的生产出大量粘籽膜,与此同时开始进行稻田覆膜试验,相对于给水时间,稻田覆膜可提前15-20天,试验土地总计1800亩,新光合作社共试验1000亩,吉林省白城市共试验800亩。经试验,此技术与传统的水稻种植方法相比,不仅减轻了劳动力和投入,还可省去扣棚、育苗、插秧等繁重环节。在水的用量上节省50%。在除草剂的使用上,达到了0使用的重大突破。在化肥的使用上,每亩可减少30%的用量。在秸秆的还田率上更是达到了100%还田的高效率。相比于传统水稻种植,改善了土地的土质与环境,每亩地节约成本可达100元左右。此项技术颠覆了传统种植水稻的方式,水稻种植育苗、插秧、除草、施肥通过机械作业一次完成,照比常规种植法省时、省工、省力、省费用,避免了农药残留,节省了人工,减少了农药使用,提高了肥效,为实现有机米奠定了坚实基础。金社长准备于明年对覆膜机进行大批量生产以大范围推广这项设备,并申请国家专利。

    亮点三——鸭田稻富硒米

    鸭田富硒米是郑志瑶本次带来展会的主要展品,顾名思义,鸭田指的是稻田养鸭技术,“稻田养鸭”是郑志瑶为新光村“量身定制”的项目,村里有稻田3000多亩,土地肥沃,水稻种植远近驰名,在夏季田地里杂草丛生的时候将鸭子放到稻田里,鸭子会吃稻田里的杂草,这样既喂饱了鸭子,鸭子吃完草后留下的粪便又可以作为稻田的天然肥料,显然是个两全其美之法。而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富硒指的是是,村里土壤硒含量高,是富硒土壤,富硒土壤种出的富硒米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好处。以沈阳农业大学为技术支撑,向村里引进稻田养鸭技术,选用沈阳农业大学优质稻种,采用腐熟的农家肥为底肥,采取鸭田共作技术利用鸭的活动制造利于稻米生长的浑水效果,以鸭粪肥为禾田增添养料,构成了一个“鸭稻”相互依存共生的复合农业生态体系。谈到这里,郑志瑶说:“结合稻田养鸭距离有机大米就不远了。”

    亮点四——公司+高校+合作社

    经过了三年多的实践和积累,2016年年初,几个和郑志瑶一样有梦想的青年人,共同组建了沈阳市西成大作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西成大作社是一个以提高粮食品质,帮助农民增收,满足市民健康需求的农业公司,开创了“公司+高校+合作社”的运营模式,将农业上下游市场紧密结合。同时,沈阳农业大学科技平台为公司提供全程技术支撑,合作社的土地资源和生产经验为公司产品提供质量保障,结合互联网+、社群营销、云供给等多种先进创新的商业模式,将优质产品及服务直供到百姓餐桌。西成大作社将结合沈北七星湿地和盘锦红海滩将开发线下示范区及体验店,让更多民众尤其是中小学生参与农业科普和农事体验。自创业以来,在郑志瑶的带领下,公司事业日新月异,开创了“公司+高校+合作社”的运营模式。同时引入了世界先进的水稻种植技术,结合有机生态种植模式生产高品质大米。公司辐射辽宁辽阳市、盘锦市、铁岭市和黑龙江省建三江市等多个地域,直接带动村民就业人数1000余人。公司广招创业英豪,从北京、深圳、黑龙江等地召集了许多行业高端人才来到辽宁合伙创业。2016年大作社以鸭稻种植结合薄膜直播的生态模式共计开发水稻田17000余亩,针对小学生家庭客群预计服务2万个家庭。

    现如今,东北进入第二轮振兴,需要大量个各方向人才。就在人才向南走的时候,他们向北走,通过“1+1+1”的方式,将广袤的农村与发达的城市结合起来,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公司的经营理念是:北米南运、以粥卖米、合作开发、连锁经营。公司的目标是,立足辽沈辐射东北,放眼全国,以东北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为依托,以全新的科技和管理理念构建新的绿色、安全食品供应链,志在打造一个享誉全国乃至全球的知名品牌。

    郑志瑶的事迹得到了关注,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农民日报等各大媒体相继报道,小郑有了大批“粉丝”,不仅包括学弟学妹、学生家长,还包括了不少“农民专业合作社”。

    沈阳农业大学党委书记迟维意也成了郑志瑶的“粉丝”,他留言说:“国家鼓励、支持大学生等人员返乡创业,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使广袤乡镇百业兴旺。郑志瑶响应国家以及学校的号召,志愿到农村创业,在农村广阔天地是大有可为的,是农业大学生学习的楷模。”他还表示,学校一定做“郑志瑶们”的坚实后盾。辽宁省政协常委,省农委原党组书记、主任刘长江也在关注郑志瑶,他留言说,广阔农村最需要懂技术、有知识的“创客”,多年来,农村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郑志瑶以“技术入股”共谋发展的方式给我们带来新的启示。

    而今,公司+高校+合作社俨然已经成为了沈阳农业大学的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从2013年的“中国好农机”社会调研活动到今年暑假的“最牛理事长”社会调研活动,沈农学子一直在用行动向我们证明着他们学农、爱农、励志兴农的精神,此次展板和大学生人才信息库都展示他们今年暑假以来,深入农机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农场、农户实习、调研的过程和取得的成果。

    展览会上理事长助理们统一着装,佩戴校徽,或协助主办方进行布展、接待、咨询、翻译等志愿者服务工作,或在学院的展区接待来宾、讲解展示内容,或了解农机具、走访参展商。学生们怀着对农机专业的热爱,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活跃在会场上,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展现了沈农学生良好的素质和风貌。

    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柴宇说“自2012年提出培养学生“学专业、爱专业、励志从事专业”思路,抓住各种契机深入行业培养人才,学生身上至少发生了两个明显的变化:一是毕业后愿意从事本专业,进入专业领域的大幅增加,就业率同步大幅提高。2014届毕业生选择就业的129人中有105人签约专业对口企业,专业领域就业率80%以上,2012年这一数据不到20%。企业所提供的用人岗位远远超过未签约学生数,部分单位给学院下“定单”。二是专业思想扎实,学习热情高涨,带动学院学风优化。学院让2014级学生入校即感受到强烈的专业氛围和行业优势,上学年他们的平均分较上一级学生同期成绩高出近10分。

    前来参观的“最牛理事长”助理们也纷纷表示愿意投身于农业,争做下一个郑志瑶,将自己的专业理论结合实践内容真正切实的应用于农村,相信农业生产的大好未来指日可待!(于锦)

    (2016年11月10日中国农业网)

    新闻链接:http://www.farmer.com.cn/xwpd/jsbd/201611/t20161110_1252978.htm

    审核人:
    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