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办:沈阳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 加入收藏
  • 沈农主页
  •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沈农 >> 正文

    辽宁日报:我省将大面积推广水稻秋季秸秆还田技术

    【来源:    日期:2019/11/18    浏览量:  】【打印本页】 【关闭

    11月7日,沈阳农业大学组织省内水稻专家和科研人员到盘锦市大洼区东风镇,观摩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项目“辽宁半干旱半湿润区雨养玉米、灌溉粳稻规模机械化丰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水稻秋季秸秆湿耙还田技术示范现场。据介绍,该技术模式能科学解决秸秆还田问题,未来将在我省大面积推广。

    秸秆还田作为秸秆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但因为气温、种植习惯等客观因素影响,北方水稻秸秆还田较南方要困难许多。

    为科学解决秸秆利用问题,去年以来,沈阳农业大学在大洼柏鑫水稻种植家庭农场开展水稻秋季秸秆湿耙还田技术集成与示范,通过机械化收割、秸秆粉碎均匀抛撒、秋季带水湿耙、半钵毯基质育苗、春季机械耙平和全程机械化等技术试验,取得明显效果。

    该技术能做到秸秆100%还田,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且不影响第二年春季水稻插秧。项目辽南区域技术负责人王国骄在现场介绍,采用湿耙还田技术要求秋收时的收割机具有秸秆粉碎功能,在收获水稻时直接将秸秆粉碎后均匀抛撒到田间,然后将收割完的稻田泡上水,经过普通水耙机械水旋埋茬作业,让水稻秸秆和泥浆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项目负责人张文忠教授表示,该技术与传统秸秆还田技术相比,一是改春季还田为秋季还田,二是改“干还”为“湿还”,克服了传统还田技术影响插秧质量、秸秆腐熟不彻底等问题,而且使用普通水耙机械即可实现作业,适宜北方稻区生产现状。辽宁日报记者孔爱群 (摘自2019年11月11日《辽宁日报》A03版)

    审核人:
    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