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校留学人员联谊会2019年第6次午间学术沙龙活动在图书馆209会议室举行,园艺学院青年教师王峰副教授应邀担任主讲人,以《植物对光-温环境的感知与响应》为题,介绍光信号对植物生长发育及抗逆性的调控。园艺学院院长齐红岩教授主持沙龙活动。
王峰副教授2012年毕业于我校园艺学院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后考入浙江大学攻读研究生,2017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到母校工作,加入李天来院士团队,专门研究设施蔬菜逆境生理与分子调控。2018年入选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辽宁省第十二批“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层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辽宁省博士启动基金1项。近年来在Plant Physiology,Plant,Cell & Environment等国际重要植物学期刊上发表SCI论文7篇,累计影响因子41.768。其中,以第一作者在Plant Physiology上发表论文3篇,并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项。
活动中,王峰副教授从“植物有眼睛吗”讲起,介绍了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如何感知外界温度、光周期和光质变化,进而调控植物生长和抗逆的机制,揭示了密植导致的冠层遮阴对植物生长和温度敏感性的调控,阐述了光敏色素感知红光远红光的机制,并介绍了现代化植物工厂的高效生产系统在现实中的应用情况。
校留学人员联谊会会员和来自各学院的师生、校友近90人参加活动,多位归国留学教师与王峰副教授围绕光信号是否可以调控植物的抗病性及光信号在植物工厂及阳台农业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学校现代教育信息中心对今年开展的6期学术沙龙活动均进行了全程录像,并将视频资料上传到学校内部网站供师生学习。(党委统战部 葛朋烨 文/农学院2018级 程世昊 雷居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