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办:沈阳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 加入收藏
  • 沈农主页
  •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社会服务 >> 正文

    辽宁日报:让土地延长“生命”的人——记沈阳农业大学校长张玉龙教授

    【来源:    日期:2006/08/24    浏览量:  】【打印本页】 【关闭

    (记者 曹文娟)7月31日,朝阳市双塔区中山村的村民相互传递着“沈阳农业大学的专家又来了”的信息。一袋烟的工夫,村民周慧文的家里就聚集了二三十名村民。“黄教授,我家用桶灌好还是泵灌好?”“张校长来了吗?你们的节点式渗灌技术太好了,一栋棚就多挣了3000多块。今年能不能给我家再上一栋。”兴奋的村民围着刚刚从凌源市讲课归来的专家们一阵连珠炮似的提问。当得知张校长因工作繁忙这次没能来,但派来4位专家第二天给他们专门讲授保护地蔬菜高效栽培技术时,村民们高兴地鼓起掌来。

    朝阳市有保护地55万亩,占朝阳耕地面积的9%,年产值却占种植业总产值的53.7%。成绩的背后是令人担忧的问题,随着保护地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保护地集约化程度的提高,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技术没能及时跟进,保护地土壤逐年退化,许多棚室不得不弃耕。

    今年3月,“省优秀专家智力支持行动”使一直关注保护地节水和旱作农业研究的沈阳农业大学校长张玉龙教授与朝阳市政府走到一起。沈阳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研究所与朝阳市蔬菜服务站及朝阳市土壤肥料工作站联合开展了“保护地土壤退化预防及修复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并成立了课题组。由沈阳农业大学、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和朝阳市蔬菜站、土肥站共同完成保护地轮作技术体系、保护地套作技术、灌溉技术体系、施肥技术体系、治理措施5个课题。其中灌溉技术体系由沈阳农业大学负责。

    “九五”期间,张玉龙带领的“土壤改良研究室”就一直从事保护地土壤退化预防与修复的研究,他们开发的节点式渗灌技术获得2002年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被列为省农业开发重点项目。

    说起节点式渗灌技术的好处,村民们兴奋异常,村民李永军说:“张校长给我们带来的节点式渗灌技术有三个好处。一节水,一根细水管埋在地里,水直接浇在根上了;二是庄稼不生病害,不生杂草,省化肥,一个大棚不但能省三四百块,还能省一半工时;三是干活时舒坦,过去进大棚像洗桑拿,现在大棚里一滴水也没有,干爽。”“最关键的是它能帮助延长土地的寿命。过去由于过度灌溉、施肥等,土地使用寿命才四五年,有的就一年,张校长给我们带来了科学种田的办法,土地寿命可达到18年。”中山村村委会副主任李会友补充道。

    科技成果就是要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出身农家子弟的张玉龙知道农民对土地的感情,保护好土地,就是保护农民的命根子。在教学中他更是强调,教学、科研必须从农村、农业、农民的角度出发,切实为农业、农民解决实际问题。课题组的黄毅教授告诉记者:“在张玉龙校长严谨治学的背后,是他对农民兄弟的一片深情,他常告诫我们,贫困的农民兄弟承担不起任何经济风险,我们必须保证科研技术在推广使用中百分之百地成功。”

    据朝阳市蔬菜服务站王站长介绍,节点式渗灌技术的应用,预计每年可节省肥料1万吨,提高农产品产量15%,年创社会效益3亿元,而且从根本上缓解土壤退化给保护地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使朝阳保护地产业逐步迈向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摘自8月8日《辽宁日报》)

    审核人:
    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