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市东部山区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南果梨之乡。金秋时节,那金灿灿、红艳艳、香喷喷的南果梨,坠弯了枝、挤爆了树、铺满了坡,引得南来北往的客商爱不释手,啧啧称赞。还有经国家绿色食品中心检测认证的A级证书,更具市场竞争力,即便售价高达每公斤4元,精明的客商还是慷慨解囊,装满了大车小辆的南果梨,留下了大把大把的人民币。
这个南果梨之乡,就是辽宁省海城市接文镇的王家堡村。全村总面积24800亩,九山半水半分田,1700口人,460户。改革开放前,这里也曾是“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三靠”村,人均年收入36元,穷乡僻壤,光棍成群,有的不得不投亲靠友,远走他乡。但到了2006年,人均收入达到12000元,村民们住二层小楼,走柏油路面,做饭烧液化气,洗澡用太阳能,一个南果梨特色产业发达、环境优美、富裕文明的现代化新农村初具雏形。
亲历了这场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有口皆碑:“感谢沈阳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没有他们二十五年如一日的操劳,就没有王家堡子的今天!”
从“以粮为纲”到发展立体农业
1983年,沈阳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走进了王家堡村。他们肩背黄书包,脚穿黄胶鞋,走家串户,翻山越岭,从了解自然资源、制订发展规划起步,开始了农业现代化综合实验基地建设,屈指算来,已经整整二十五年。
在“以粮为纲”的年代,王家堡人把劲都用在600亩耕地的“半分田”上,结果是高产穷队。在专家教授的指导下,本着因地制宜、“靠山吃山”的原则,王家堡子确定了“远山搞森林,近山放柞蚕,低山坡地水果园”的发展方向。
“桃三杏四梨五年”,栽果树早期投入大、收效慢,村民等不及,栽树没热情。专家把多年摸索的南果梨早结果、早丰产技术进行示范,实现了2年见果、4年有产量、5年丰产,加上村里在政策上鼓励建果园、栽果树,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建成高产优质果园12000亩,柞蚕3500亩,林地5000亩。
水果生产中,及时将质次价低的苹果树换掉,转到以当地特产南果梨为主。南果梨的一大缺点是不易贮藏,按传统做法只能保存一个月左右。经农业大学的专家指点,近半数的农户修建了家庭微型气调冷库,形成了南果梨生产、贮藏保鲜、市场销售的“一条龙”,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成为村里的主导产业。
放养柞蚕也是这里的传统产业,但产量不稳,效益不高。专家们就把一系列柞蚕生产新技术,如新品种引进、杂交育种、蚕卵消毒、三移放养、灭蛆保蚕等组装配套,教给村民,实现了柞蚕连续十年高产稳产。
“九分山”的整体资源优势得以发挥,王家堡子村级经济走上了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从绿色证书到绿色食品
说起绿色证书,海城市科技局局长赵维库不无自豪地说:这里是中国绿色证书的发祥地。
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王家堡子始于1983年。开始时,农民并不习惯,热情不高。村党支部采取了带有强制性的做法:对前来听课的农民给2元钱的补助鼓励,对不来听课的则通过课前、课间点名乃至罚款。与此同时,调整讲课内容,改进讲课方式,采用现场教学,讲解生产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吸引村民听课兴趣。
典型引路是推动农民接受技术培训的好办法。1985年秋,村民张铁男采用了教授讲的幼旺树早期丰产技术,获得了丰收,而相邻果园没有采用这项技术,就没有多少产量。村民蔡志山放养春蚕,按教授指点进行卵面消毒,500克卵收获20千茧,而不进行卵面消毒的只收获6千茧。村里抓住这样的实例召开现场会进行讲解,连续几个现场会,村民们看到了科学技术的“神奇”,积极性高涨起来。以后每逢教授讲课,村民们提前收工,早早到教室占好位置,一旦遇上停电,便点上蜡烛,照听不误。
在此基础上,村里又出台了新政策,只有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并考试合格的村民,才有资格承包村里的果园,学科学、用科学在村里蔚然成风。他们比着学技术,争着请专家在自家果园搞试验,说起技术,专业术语都一套一套的,修剪上的弯拐别压、支拉顶吊,防虫上的虫口密度、预测预报,甚至连一个果需要几片叶保障营养都算得清清楚楚。1987年,海城市委市政府在接文镇召开会议,总结推广王家堡子培训农民的经验,命名为“绿色证书”活动。
随着生产水平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绿色食品”、有机农业被提到日程上来了。王家堡子远离城市,没有污染源,空气、水、土壤等自然条件优良,生产绿色食品优势明显。但要把以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为主的技术转变到以保护利用当地天敌、释放人工繁育天敌的生物防治为主体的综合防治上来,是生产技术体系的重大转变,即使是对于已经有了一定专业技术知识的王家堡子村民而言,也需要有个过程。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制订出详细的生产规程,手把手地教给专业技术。村里也在经济上给予扶持,因不打农药发生病虫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由村里补偿。村民生产绿色食品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种苗培育、幼旺树早期丰产、病虫害综合防治、节水灌溉、家庭微型库贮藏保鲜等一系列配套技术全面推广。2000年经国家绿色食品中心检测,南果梨达到A级绿色食品标准,2003年经国家认证为有机食品。
在向绿色食品标准努力的同时,专家又把目标盯在了提高南果梨商品性能上,逐步摸索出通过疏除叶片、铺返光膜等措施,促进果实着色,大幅度提高红果率。仅此一项技术,又使每公斤南果梨售价提高1元。
从生活宽裕到乡风文明
王家堡子南果梨摆到了广州、上海、武汉、沈阳的高档宾馆,并打入国际市场。在北京国际机场的柜台上,由12个南果梨组成的一个礼品盒售价50元,平均每个4元钱。王家堡子也由过去远近闻名的“三靠”村变成了令人羡慕的小康村。
村民们饮水思源。25年间,海城的县(市)委书记换了九任,农业大学蹲点的专家却从未间断。无数遍地叨念着那些手把手地教他们科学文化和专业技术的专家、教授:果蚕专家高德三、郭殿荣,果树学教授吴禄平、赵建中、刘兴治,土壤学教授贾力更,果树病虫害防治教授王克、刘兵、姜启良、王洪平,测量学教授纪明喜,动物学教授刘玉文,果蔬贮藏学教授马岩松,……前些年交通不便,坐火车、转汽车、再步行,这些专家教授从沈阳来到王家堡子,足得折腾大半天;那时村里条件差,早起洗脸要跑到大队部门前的小河沟去,下饭菜常常就是小葱蘸酱。可如今,那些初听教授讲课还一头雾水的毛头小伙儿,已经有了农民农艺师职称,不但自家富了,还被外县乡聘为技术顾问,小轿车接送,甩大盘子,每天报酬也有百八十元。难怪村民们牛气地说:“以后再来王家堡子讲课,副教授以下的就免了吧!”
当家人想的是可持续发展。他们用村里的积累改造农田基础设施和改善生活基础条件,修小水库,建方塘,提水上山,实现了山山通路,树树通水,家家通三项电;改学校,建幼儿园,修路架桥,建起了秸秆气化站,燃气直通村民家中。在改善物质条件的同时,更重视村民素质的提升,拿出资金,系统开展农民教育,尊师重教,奖赏取得教学成果的小学教师和三好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倡导尊老爱幼,扶弱解难。十几年来,村里无一起治安刑事案件,无一户违反计划生育超生,无一人搞封建迷信活动,无一人上访,有的是互敬互爱、邻里团结、家庭和睦。冬日里雪一停,村民们齐刷刷走出来,先把公路上的积雪打扫干净,再打扫自家庭院。
接文镇原党委书记顾春波说,来这里蹲点的专家教授,把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奉献给了王家堡子村民。他们的贡献,不光是带来了先进实用、组装配套的科学技术,仅在王家堡子村应用的先进技术就达到80余项;还培养了一支不走的专业技术队伍,全村630名劳动力,有农民技术员598人,农民农艺师12人;更重要的是,他们把科学态度、优良作风和奉献精神也印在了村民心中,成为永远受用不尽的财富!
村荣誉室里,悬挂着全国基层先进党组织、全国科普示范基地、全国农民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证书,也展示着来这里蹲点的沈阳农大专家教授的照片。是科学技术的浇灌,让王家堡子如此灵性;是专家教授的心血和汗水滋润,让南果梨浓香四溢。南果梨熟透了,村民们富裕了,教授们开心地笑着。(宣传统战部 马传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