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毕玉才 苗家生)大学教授的他当选了“2006辽宁教育年度人物”,而他却说,2006年他最大的收获是昌图县年产粮食35亿斤,并再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他是一名大学教授,他的课堂却一直在田间地头;2月10日,他当选“2006辽宁教育年度人物”,他却说,2006年他最大的收获是昌图县年产粮食35亿斤,再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20多年来,他在海城蹲过点,在建平马场乡当过四年科技副乡长,在昌图当过八年科技副县长,后由省委组织部任命为铁岭市市长助理。本来任职期满可以返校,他却在地方的盛情邀请下留了下来。
万物复苏的季节,记者沿着他——沈阳农业大学教授王绍斌走过的足迹,跟踪采访了与他共事过的干部和群众,在听到了无数人倾情述说之后,他的形象在记者的头脑中渐渐生动起来。
他成了农民的“香饽饽”
昌图县素有“辽北粮仓”之誉。以县为单位论粮食产量,历年来在全国数一数二,但大苞米当家,卖不上价钱,是有名的“高产穷县”。1994年3月,王绍斌走马上任科技副县长,很快就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提出昌图经济升位,关键是优化结构,农业生产要形成若干链条,种植、养殖、加工业要配套成“龙”。
本来,一株玉米有芯、有粒、有秸秆,可是过去只有籽粒卖钱,玉米芯和秸秆都烧掉了。为此,他提出了把整株玉米吃干榨净的“玉米链条式产业化”思路。玉米芯是一个链条,提取糠醛,渣可养食用菌菇,渣还是上好的饲料;秸秆又是一个链条,青贮或丝化养牛,牧业提供的畜产品进行多种深加工,粪尿还田;籽粒还是一个链条,是粮食也是工业原料和饲料,工业原料的下脚料还是饲料。这三个链条相互融汇,分头进入市场又多渠道还原土地,从根本上改变农民只靠卖粮一条出路的现状。
仅仅两年之后,王绍斌把这个纸上的蓝图绘在了十八家子乡的土地上。1996年全乡温室平菇年平均产量500万公斤,饲养黄牛1.5万头,保护地蔬菜3500万公斤,全乡社会总产值达2.13亿元,农业、乡企、多种经营产值比例由1993年的34:35:31调整为24:21:55。
牛粪、麦秆、稻草这些昔日的废料到了农家妇女杨凤琴的手里都成了宝贝,用它们制成“培养基”,生产市场俏销的蘑菇。她家的3个大棚年年丰产,卖鲜菇和菌种,每年收益3万余元。
而王绍斌也很快成了“香饽饽”。曾任十八家子乡党委副书记的李富志后来调到傅家镇任党委书记,王绍斌便被拉去傅家镇当顾问。经王绍斌“点化”,傅家镇搞起了花生链条产业。截至目前,傅家镇已种植花生11万亩,平均亩产达250公斤。如今的王绍斌,是辽宁本溪市、开原市、新宾县、吉林省通化、柳河等10多个市县的经济发展顾问。
“他有新技术,有新招”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蔬菜大棚在北方很少见。因为成本太高,推而不广。王绍斌自告奋勇到昌图县牛哨乡搞日光温室,摸索出一系列建棚技术参数和栽培技术措施,不用生火,充分利用太阳光能,就能确保冬季棚内作物正常生产。这一整套技术使大棚作物生产的成本大幅度下降,因而获得了省政府科技进步奖。
除了大棚,王绍斌还有不少“绝招”,养猪、养鹅、种牧草、种饲料、种花生、种甜瓜……
我们跟着他走进一家养牛专业户,主人问,奶牛拉稀咋回事?他从槽里抓了把草看了一眼,告诉主人:青贮焐(霉变)了,装窖的时候偷懒儿,踩得不实……
昌图境内有大片沙岗地,多年来,这些瘠薄的土地仅种些“大苞米”,产量不高,没有效益。王绍斌指导农民大面积栽种脱毒地瓜,亩产达到3000公斤。目前,昌图脱毒地瓜的栽培面积已达几十万亩,昔日荒凉的风沙薄地变成“油沙肥田”,农民喜不自禁。
“他讲课我们一听就懂”
在校内,王绍斌要给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进修生讲课。很多学生为了听他的课,屋里没座位,自己背凳子;在校外,王绍斌要给市、县、乡、村各级干部、技术员、农民讲课。他的课堂有大学报告厅、政府礼堂、小学操场,还有农家热炕头、树荫下、大棚里、猪圈旁……农民们为了听他的课,把门框都挤破了。
农民们说:“王教授讲课我们一听就懂。”把深奥的理论转换成老百姓的家常话,是王绍斌的绝活。产业结构调整是个很深奥的话题,可是到了王绍斌的嘴里就通俗多了。他对农民说:“产业结构调整就像打麻将,底下已经有仨‘红中’了,你手里的‘红中’就该出手了。如今美国的玉米运到大连上岸,价钱比咱的还便宜,你还一门心思种大苞米,那不就是给人家‘点炮’吗?”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中央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沈阳分院就开始聘请王绍斌讲课,如今已成该院“王牌教授”。院长赵方印说:“听绍斌讲课,既让你坐得住,又让你坐不住。”坐得住,是听了这次,还想听下次;坐不住,是课没听完,就想赶紧回去干。1999年,四平市铁东区区长刘志萍听了王绍斌的课,立即给家里打电话,商定请王绍斌做技术顾问,发展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如今,棚菜产业已成铁东区主要经济支柱。
面对记者的采访,王绍斌显然没有讲课时那样眉飞色舞,他说:“作为科技副职,我的职责是在农业大市和农业大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促进农业发展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素质的轨道转移,促进农业大学的培养模式向产学研结合纵深发展。”(摘自《光明日报》2007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