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办:沈阳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 加入收藏
  • 沈农主页
  •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社会服务 >> 正文

    我校获批1个农业部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

    【来源:    日期:2011/01/05    浏览量:  】【打印本页】 【关闭

        日前,从农业部获悉,我校“农业部东北水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获批为农业部所属专业性(区域性)实验室,依托于“水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学科群,由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承担具体建设任务。

        农业部东北水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运行机制采用学术委员会指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学术委员会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谢华安院士担任主任委员,由沈阳农业大学陈温福院士、武汉大学朱英国院士任副主任委员,由中国水稻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扬州大学、辽宁省农科院、吉林省农科院、黑龙江省农科院等单位的其他9位专家共同组成。实验室由水稻研究所徐正进教授任主任,由张文忠研究员和马殿荣副教授任副主任。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3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正高级职称8人,副高级职称17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3人,有28人具有博士学位。

        实验室将通过博士后培养、研究生教育、设立开放基金、科研课题合作、学术会议等多种方式广泛加强与国内外稻作同行的科研合作与交流。实验室发展目标是紧紧围绕北方粳稻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加强北方稻区学科建设,培养高端稻作科技人才,加大优秀创新人才培养,构建北方稻作科技创新团队。在此基础上,通过整合不同学科,面向北方稻作生态区,建设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内外学术交流中心,营造富于激励的学术环境和科研氛围,突破体制机制性障碍,打破部门、区域、单位、学科界限,实现北方区域性水稻科技资源优化整合,推动建立上下贯通的农业科技体系。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和培养优秀农业科技人才,组织行业科技创新,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为强化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农业部将按照学科群来建设,分为三个层次规划建设综合性重点实验室30个、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170个、农业科学观测试验站200个以上,按照三个层次部署建设30个“学科群”。农业部于2010年11月先期启动了“水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等11个“学科群”的重点实验室建设。我校“东北水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对于提升我校科研实力,解决北方水稻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强农业科技国际竞争力,实现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水稻研究所 科技管理处 )

    审核人:
    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