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上午,我校校长张玉龙、副校长李天来、王铁良带领党政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人事处、教务处、科技处、调研室、研究生院、植物保护学院等部门主要负责人赴海城,与海城市人民政府签署了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我校新近选派到海城市任科技顾问的植物保护学院副研究员常廼滔和曾在海城市承担科教兴农任务的高德三教授一同前行。出席签约仪式的海城市委、市政府领导有鞍山市副市级干部、海城市委书记王潜,海城市委副书记、市长项世伟,海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周晓皙和相关部门的主要领导。
    签约仪式上,我校校长张玉龙与海城市委副书记、市长项世伟共同签署了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海城市委书记王潜在仪式上高度评价了我校为海城市农业发展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对历任科技特派专家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亲自为常廼滔副研究员颁发了科技顾问聘书。
    张玉龙校长在签约仪式上讲话,简要回顾了我校与海城近三十年的合作历程,指出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标志着校地合作又向前迈出了新的一步,希望双方继续发扬多年传承的优良传统,优势互补,真诚合作,在新形势下共同谱写科学发展新篇章。
    在介绍了学校当前发展概况后,张校长说,多年的办学实践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大力推进校地合作,加强高校与地方联系和交流,有利于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加快科技创新。农业院校只有走出去,与地方合作、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了解社会需求,才能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取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才能得到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大力支持;在此过程中,学校办学实力一定能够得到提高,各项事业会更好更快地发展。因此,校地合作不仅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趋势,更是促进双方发展的共同的内在需求。
    海城市是东北三省发展速度最快、最具活动力的县(市)之一,在全国百强县中排在第17位。1982年,辽宁省委、省政府将为“海城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实验基地县”建设提供科技支撑的任务交给了我校,自此海城成为我校重要的科教兴农校外基地。学校先后参与了辽宁省“123”工程海城基地县建设、海城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等活动;先后选派钟文田教授、吕文安教授、胡安畅教授、高德三教授到海城任科技副市长。以“蹲点”等多种形式到海城从事科教兴农的科技人员累计超过万余人次,培训农民达数十万人次,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数百项。(党委宣传部 左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