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2008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推进工科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的深入开展,进一步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6月6日下午,信电学院在外事处会议室召开了“创新实践人才培养暨电子大赛工作研讨会”。我校副校长李天来教授,全国电子大赛评审组责任专家、辽宁省专家组组长李景华教授,全国电子大赛辽宁省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永军教授,组委会成员何淑琴教授,我校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处、团委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及信电学院全体教师和创新实践班的同学参加了研讨会。
李天来副校长在会上指出,为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适应新时期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根据学校“十一五”发展目标及办学定位,学校将推进教育创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深化实践教学的内涵建设,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学校将加大实验室对学生开放力度,为学生自主实践提供环境和条件。希望各专业要系统地考虑本专业的实验课设置和实习(设计)环节安排,整合过去包含在课程中的相对独立的小学时实验,提高实验课的系统性和相对独立性,优化以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和研究性实验为主的实验课程体系,推进实验课单独设课。调整后,要确保每门专业基础和专业实验课中,都能有综合性或设计性的实验项目。要对实习(设计)内容、时间安排进行系统的分析论证和整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研讨会上,李景华教授和王永军教授还分别介绍了全国及辽宁电子大赛工作组织开展情况、大赛发展方向,以及东北大学等高校创新实践培养工作开展情况。
信电学院院长朴在林就学院创新实践人才培养工作开展情况向与会人员作了介绍,学院现已建成大学生创新实验中心,并搭建了五个平台,即青年学生的实验技术平台,教师队伍的人力资源平台,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平台,现代管理平台,政策保障和激励机制平台。学院还设立了创新实践教学改革课题专项基金,规定创新实践教学改革成果、教学研究论文与科研成果、科研论文同等对待,对指导学生参加大赛活动获奖或技术专利的指导教师,在职称评定或课题申请中,给与优先考虑。对实验课题完成较好的学生可以免考,并给予较高的成绩,鼓励学生进行课外科技活动,将课外科技活动取得的成果纳入学分,对参加大赛成绩优异的学生,在研究生免试推荐中优先考虑。学院力争通过各项措施积极推进工科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的深入开展,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信电学院 孙长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