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上午,信电学院与东软集团有限公司在信电学院报告厅举行了“软件人才实训基地暨嵌入式定制班开班签字仪式”。学校教务处处长段玉玺、学生处处长赵永吉、团委书记王深,东软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兼人力资源部部长李印杲、人力资源部大学合作经理徐琳琳,信电学院党总支书记范学民、副书记兼副院长于永双、副院长孙国凯及有关教师和定制班11名同学参加了签字仪式。
仪式上,孙国凯副院长和李印杲部长、徐琳琳经理与信电学院计算机教研室主任杨涛教授和学生代表05级计算机专业杨继峰同学分别签署了《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协议书》和《定向培养协议书》。
孙国凯副院长在会上从深化创新教育体系、深入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建立实践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就业平台机制等方面,向大家介绍了信电学院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创新实践能力提升工程开展的实践教学改革工作情况。并表示学院将充分依托东软集团不断拓展定制培养模式,为进一步提高教师创新团队的业务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段玉玺处长在讲话中指出,学校将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改革的力度,采取灵活的政策机制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创造宽松的育人环境,为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打下良好基础。段处长说,信电学院与东软集团联合举办的“定制培养班”,所涉及到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调整问题,教务处已对学校08版的教学计划进行了调整,将积极支持和配合信电学院的实践教学改革工作。同时,学校将把这种校企合作的定向培养模式作为实践教学改革的一个范例,为相关专业和学科的改革提供指导作用。
此次开设的定制培养班是我校首次与企业实施的联合培养计划,其相关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完全与市场接轨,是适应企业需求进行的定向培养。首期定制培养班的11名同学是从报名的30余名同学中,经过笔试、面试等严格考核选拔出来的。
东软集团有限公司徐琳琳经理介绍说,定制培养其培养对象主要面向重点院校的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要求具有良好的外语基础,学习成绩优异,对于担任过学校、院、系团学组织主要干部的学生,沟通协调组织能力突出的高潜质人才优先考虑。培养方式采取“定制培养——普通模式”,即“2.5+1.5”模式:两年半学习学校的课程,一年半参加东软的定制培养。在我校首期开设的是“普通——嵌入式”培养班,18学时企业文化、职业素质教育 ,209学时精华嵌入式专业技术培养,100学时日语国际四级培养,500学时企业毕设实习。其中209学时的专业技术培养课程,是按照企业实际需要,由我校教师和东软培训教师共同完成的授课任务。(信电学院 孙长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