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回信,勉励他们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在广大青年中产生热烈反响,引起了沈农学子广泛热议。
工程学院2014级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2班的董仁杰同学正参加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辽宁赛区比赛,是我校参赛的“基于环保秸秆板墙体的新能源住宅”项目团队的一员,8月21日,董仁杰同学接受了辽宁学联微信公众平台的采访。他说,当老师在微信群里转发这封信的时候,我们的团队成员正在积极努力修改国赛的参赛材料,作为我省16支入围国赛的团队之一,我们感到备受鼓舞,虽然没能直接参与到“红色筑梦之旅”的活动中去,但是我们一直在通过活动官网了解情况,学习老一辈革命家那种不怕流血,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艰苦创业精神,我们的心也早已经跟随百支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一起走进延安,奉献青春,服务人民。
董仁杰同学表示,参加活动的同学们给总书记的信中不仅代表了他们的所思所想,更是表达出了我们团队的内心想法——用我们的知识和热情服务人民,造福社会,争做新一代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的祖国好青年。我们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封回信就是给我们团队的回信,就是对我们团队的创新创业精神的肯定,同时也给我们团队指出了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那就是在亿万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伟大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用青春谱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
与董仁杰同学一同参赛的同学们一致表示,我们都是沈阳农业大学的学生,对农业都有着一份无法割舍的情感,学农、爱农的思想让我们走到了一起,用我们的技术去解决新时代下的农作物秸秆处理难题,我们也正在用行动践行总书记的教诲,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想国家之所想,忧农民之所忧,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把我们自己的青春梦融入到伟大的中国梦中,为我国农业和新农村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总书记的回信更加坚定了我们的理想信念,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阻碍,我们都会一直追寻革命前辈伟大而艰辛的历史足迹,坚持地走下去,把我们的秸秆墙体板做好做精,把我的装配式环保住宅做强做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终身。
据悉,我校“基于环保秸秆板墙体的新能源住宅”“大连市祥诺得果蔬专业合作社”“农业无人机服务云平台”项目获得“建行杯”第三届辽宁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其中前两项创业项目将代表我校出征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党委宣传部 何睿轩)

董仁杰(左二)与“基于环保秸秆板墙体的新能源住宅”项目指导教师宫元娟教授(左四)等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