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办:沈阳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 加入收藏
  • 沈农主页
  •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沈农要闻 >> 正文

    沈阳日报:老照片牵出农大往事

    【来源:    日期:2005/11/30    浏览量:  】【打印本页】 【关闭

    (记者李海峰)1950年5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劳动节,当天出版的《东北画报》上刊出了由多名记者共同完成的一组劳动节专题摄影报道,内容是正在筹建中的沈阳农学院(1985年改为沈阳农业大学)。一张张相片里,农学院的师生们做实验、犁田地,个个兴高采烈、干劲十足,以最饱满的热情迎接着新时代的到来。近日,带着这一组55年前的珍贵照片,我来到沈阳农业大学探寻往事。

    在农大办公室,几位老校友围住照片议论一阵后告诉我,他们觉得封面上的这幢教学楼并不是农大的楼,另一张照片上的人也辨认不出是谁了。看来是记忆被尘封得太久了。突然,金棐老人猛地喊起来:“我想起来了!这就是农大,这是在塔湾时的教学楼!这张照片上的学生看上去像李宝信。我不敢确认,叫他自己来认!”不一会儿,一位拄着拐杖的老者缓慢地走进来,老人接过照片,从怀中掏出一个放大镜,仔细地观看一阵后,颤抖着双唇说:“是我”。

    原来,沈阳农业大学历史上有三次建校,前两次是在1949年和1950年,地点都在沈阳市塔湾,第三次是在1952年,地点则是现在的沈阳东陵。照片上所反映的,正是农大第二次建校时的情景,由于这段日子太短暂,所以在很多人的记忆里是模糊的。当时农学院的几位同学在《东北农业》杂志上是这样撰文介绍校址的:“沿着沈阳市皇姑区的建设大路一直往西走去,走到这条街道的尽头,在你面前展开的是菜圃、稻田、河流、农民的草房……透过树林,你可以看到一幢罗马式的暗红色的楼房,你可以听到歌声,看到青年男女在活动着。这就是沈阳农学院了”。

    李宝信老人拿着照片,情绪激动地说:“左边的这个人是我,中间的人是我同学,叫李春景,右边的人叫张际中,是植保系的教授。这照片是什么时候拍的我可记不得了,看样子我们是在做实验。”老人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照片,突然他脸上露出了笑意,好象想起了什么,“李春景那时候我们给他起外号叫‘李冒汗子’,因为他做什么事都爱紧张,冒满脑袋汗!我们也偷着给张老师起了个外号,叫‘张阿路’,‘阿路’是日语‘有’的意思。张老师日语好,讲汉语也总爱‘阿路’、‘阿路’的!哈哈!”老人笑得很开心。事实上,1950年的那段日子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并不轻松。新中国刚刚成立,百业待兴,国家急需高级农业建设人才,急需在沈阳成立一所农业高等院校,同学们担负的建校的担子是艰巨而沉重的。

    沈阳农学院当时的院长叫张克威,当时身为东北农业部副部长的他立志“以农报国”。为了成立农学院,他在全国各地聘请人才、购买设备,在沈阳找地方、盖房子,筹备师资力量,为农学院最终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到1950年5月,即《东北画报》的报道刊发出来时,沈阳农学院已经初具规模。张际中教授就是当时被张克威院长聘请来的植物病理学权威之一。他思想进步、大胆改革,李宝信和李春景正是他的两个得意门生。“别的老师都是上课就来讲,下课就走,张老师却不一样,他的教学方法是最先进的,和同学们交流。他那时搞教学改革,在全校做宣传,我和‘李冒汗子’还专门为他出了一张墙报贴在校园里呢!”李宝信老人回忆道,“那时候大家都热情高涨,积极表现,积极要求进步,气氛十分活跃!”

    建校的举措轰轰烈烈地进行到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基于安全考虑,东北人民政府决定将校址由沈阳迁往哈尔滨。至此,沈阳农学院的第二次建校暂时告一段落,一直到1952年10月。李春景后来留在了哈尔滨,李宝信则随同张际中老师又回到沈阳,投身到了第三次建校之中。“我和李春景已经十多年没有联系上了,不知道他现在过得怎么样,是不是也像我一样走不动道了。”李宝信老人又陷入了回忆,“我与张际中老师后来由师生关系变成了同事关系。他又进行了多项成功的改革,对我们这些后辈的农业教学工作有很大帮助。他是在‘文革’中去世的。农大能有今天,不能忘记的人和事太多了”。(摘自11月29日《沈阳日报》)

    审核人:
    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