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办:沈阳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 加入收藏
  • 沈农主页
  •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沈农要闻 >> 正文

    全省农业期刊总编在我校座谈服务新农村建设

    【来源:    日期:2006/04/20    浏览量:  】【打印本页】 【关闭

    4月19日,全省26家农业期刊的总编齐聚我校外事专家楼报告厅,深入研讨农业期刊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关问题。座谈会由辽宁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省期刊协会共同主办,由辽宁省农业期刊中惟一的全国重点期刊——我校《新农业》杂志社承办。胡晓华副省长在百忙之中发来书面讲话。辽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孟繁华、省出版局局长余献朝、省期刊协会会长姜长喜、省农委办公室主任李永欣、省报业协会秘书长周树范、《辽宁农民报》主编毕玉才等领导参加座谈。我校党委书记郭明顺、副校长李天来到会并讲话。学校办公室、宣传统战部、科技处、高教研究所、出版部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座谈会由省期刊协会副会长、原《共产党员》杂志总编贺虎主持。

    党委书记郭明顺在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后说,学校非常重视期刊的发展,坚持“立足本校、追踪前沿”的办刊宗旨,把期刊作为反映学校的学术地位和办学水平的平台,注重发挥其“学术窗口、科研阵地、信息平台、人才基地”的功能,在栏目策划、选题讨论和编辑流程上做精做细,谋求主编、编委、责任编辑和作者客体及主体的和谐,使期刊的学术性更为严谨突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校现有的6种农业期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新农业》被列入全国百种重点期刊,并被辽宁省出版协会认定为农业期刊的龙头刊物;《沈阳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中文核心期刊;《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已跻身全国同类期刊的前列;《土壤通报》是全国土壤学会的重点期刊;《高等农业教育》是农业院校教育管理中的领军刊物;《养猪》作为全国第一个专门化的期刊在学术上具有一定的权威性。郭书记指出,面对境外媒体的渗透、网络阅读的崛起、电视文化的扩张,我们农业期刊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观念和体制上扬长避短,做出新的探索和新的贡献。

    李天来副校长在会上宣读了胡晓华副省长的书面讲话。

    胡晓华副省长在讲话中着重强调,农业期刊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服务。要求农业期刊在自身发展和为“三农”服务中,坚持面向社会需求,促进成果转化;面向经济发展,调整办刊思路;面向“三农”实际,推进科教兴农;面向广大读者,开展真诚服务,形成办刊优势和特色。坚持推进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与农业科学紧密结合,通过不断传承文化、追踪前沿、积累经验和传播成果,为农业科技试验、示范、推广应用和农民致富培育一批带头人,为振兴辽宁农业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第一,要与时俱进,用新的视点宣传“三农”。农业期刊要对“三农”的新变化、对新农村的深刻内涵广泛宣传,使新农村建设这项“民心工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第二,要发挥优势,积极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第三,站在时代高度,为新农村建设作出新贡献,将传播科学精神、推动科技进步和普及科技成果与新农村建设融为一体,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以及新农村建设问题的研究,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与普及,增强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担负起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服务的重任。要深刻理解中央和省关于建设新农村的内涵和要求,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有所作为,做强做大。

    《新农业》总编王琦、社长赛树奇和《饲料工业》、《现代畜牧兽医》、《北方果树》的主编及省农科院信息所的领导在会上介绍了办刊经验。辽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孟繁华等领导在座谈会上先后发言,就贯彻落实胡晓华副省长的讲话,提高办刊质量,拓宽发行渠道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宣传统战部 尧木)

    审核人:
    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