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办:沈阳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 加入收藏
  • 沈农主页
  •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沈农要闻 >> 正文

    我校与海城市签订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协议

    【来源:    日期:2007/04/11    浏览量:  】【打印本页】 【关闭

    4月10日,海城宾馆会议大厅布置得庄严隆重,村校、军民、干群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签约启动仪式在这里举行。在热烈友好的气氛中,张玉龙校长代表学校,与海城市市长王潜签订了双方共建海城社会主义新农村协议。校党委书记郭明顺作重要讲话。

    海城是东北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县级市,连续多年入选全国经济百强县。自1983年起,我校即选派由专家教授组成的工作团进驻海城,直接参与作为辽宁省农业现代化建设基点县的科教兴农工作,为海城市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协议要求,我校作为海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科技依托单位,将在新项目的引进与论证、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推广、新信息传播、新型农民培训等方面提供充分的人才、智力和技术支撑;海城市将对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给予大力支持,为投入新农村建设的师生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我校农学、园艺等12个学院将与海城市的29个乡镇分别对接。

    签约仪式上,党委书记郭明顺向与会的海城市委、市政府领导和海城市属各单位负责人、各乡镇党委书记简要介绍了我校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和取得的成绩。郭书记指出,发展农业的潜力在科技,农业进步的希望在科技,农民脱贫致富的出路也在科技。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致富都离不开教育的支撑和科技的支撑。以此次与海城签订市校合作协议为契机,我们要进一步充分认识高等农业院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抓住机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求发展”的办学思想,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不动摇,更加积极主动地为海城的新农村建设服务。

    郭书记同时要求参与海城新农村建设的我校各部门要珍惜这一机会,利用好这一平台,使学校的智力与科技优势在服务海城地方经济建设中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同时要不断拓宽服务领域,不断创新工作机制,让广大农民受益、让企业受益,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辽宁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出应有的贡献。

    会后,我校与会领导一行参观了海城双龙新村、中兴矿业集团及海城纺织工业园区,了解当地新农村建设的进展及举措,真切感受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的新风貌。(辛彦军 李澎 马传普)

    审核人:
    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