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办:沈阳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 加入收藏
  • 沈农主页
  •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沈农要闻 >> 正文

    我校举办杨守仁教授纪念文集出版暨学术思想座谈会

    【来源:    日期:2008/02/29    浏览量:  】【打印本页】 【关闭

    2月28日,为纪念杨守仁教授逝世三周年,我校在水稻研究所会议室举行杨守仁教授纪念文集出版暨学术思想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有我校党委书记郭明顺,校长张玉龙,我校原副校长钟文田,学校办公室、组织部、科技管理处、工会、宣传统战部等相关部处主要负责人及杨守仁教授纪念文集作者代表、特邀代表等4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

    座谈会由农学院院长曹敏建主持。

    农学院党总支书记肖德福首先介绍了与会嘉宾,水稻研究所所长陈温福教授介绍了《稻之梦》文集编写和出版情况,还向与会人员介绍了近几年水稻研究所的发展情况。

    我校农学院原教授杜鸣銮、辽宁省农科院原院长周玉航,辽宁省农委副主任陈健等与杨守仁老先生共事过的老同志和学生在发言中高度评价了杨守仁先生的一生,杨先生的儿子杨惠民在座谈会上也深切表达了对父亲的无比崇敬和怀念之情。大家一致评价杨先生把一生的精力和心血都无私地献给了中国的水稻事业,他的一生是坚持真理、勇于实践、不断创新的一生,他为我国水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杨先生的做人、治学、治教和他的学术思想更是值得后辈很好的学习和发扬。

    张玉龙校长在座谈会上讲了话。张校长满怀深情地说,杨守仁先生是我们的老师,是科学家、农学家、教育家。为了把杨先生的学术思想发扬光大,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杨守仁教授纪念文集出版暨学术思想座谈会,非常有意义。杨老师离开我们已经三年了,三年的时间里学校全体教职工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团结奋斗,各项事业都在不断发展,发展最好的应该是水稻育种研究,无论是科研课题、科研成果、科研条件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沈阳农业大学事业的发展,水稻研究起到了示范、牵动和支撑的作用。

    张校长说,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竞争力的核心,沈阳农业大学成立56年来,之所以能为农业、为科学、为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力,核心是我们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张校长指出,要把师资队伍进一步建设好,我们还应该有像杨守仁先生这样的大师,没有大师,就形不成队伍,就不会有学术带头人,有了大师才能有学术思想,有了学术思想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研。同时我们应该形成一个团队,在学术思想的指导下,去实践、发展、创造,反过来又能支持和发展学术思想。有了这样的学术思想我们的工作才能长期坚持下来,只有长期坚持下去,才能出成果,有积累、有影响、有位置。

    张校长在讲话中强调,作为一名教师,既要搞好教学又要搞好科研,既要强调基础理论又要强调实践,从杨先生多年的实践中,我们也能体会到这一点。目前,我校的办学在迅速扩大,新老交替迅速完成。我们要把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作为重要任务之一,对于学校来讲,要调整工作的重点,出台一些政策来正确的引导,发挥导向作用。作为每一个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认识,在实践中切实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

    座谈会后,与会来宾参观了我校水稻研究所实验室和资料室。(宣传统战部 张辉)

    审核人:
    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