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下午,我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党委书记郭明顺在多功能报告厅为校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各学科带头人作了一场精彩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辅导报告,也是给党员领导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省委学习实践活动检查组副组长周永生、成员侯铁钧应邀出席了报告会。
郭明顺书记在报告中从三个方面畅谈了自己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体会:第一,结合十七大报告,畅谈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深刻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以及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第二,论述了科学发展观对高等教育的指导作用,联系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系统地分析了科学发展观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基本要求;第三,阐述了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建设高水平农业大学。结合学校实际,探讨了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推进我校高水平农业大学建设步伐。
在谈及科学发展观对高等教育的指导作用时,郭书记结合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进行了深入分析。郭书记指出,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在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推进学校的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要把事业是否又好又快发展作为检验衡量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成果的标准。当前我校事业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既有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有我们学校自身发展当中遇到的困难,既有来自外部的客观要求和竞争的压力,也有我们学校内部存在的具体问题和实际困难,这些困难和问题都需要我们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改革创新,统筹兼顾加以解决。
郭书记说,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还必须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要求,一是要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要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解决为什么办大学,大学要培养什么样人才的问题;二是要以教师为主导。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决定性的因素是教师,学校应该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龙头工作、关键性的工作。一方面要抓住机遇引进一批能够带动新兴学科,提升传统学科、突破关键技术,能够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产生重大影响的战略科学家和学术领军人才来校任教;另一个方面学校还要着眼长远培养出自己的大师名师。
郭书记强调,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高等学校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全面协调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项基本职能;二是要全面协调地推进学校学科建设、基本建设和党的建设,使各个方面建设相协调;三是要全面协调地抓好办学经费、内部管理、对外交流等各项工作,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郭书记在报告中也明确提出,学校很多工作都要贯彻落实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特别是在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我们认真地思考和贯彻落实,一是要统筹办学的规模、质量和效益的关系;二是要统筹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关系;三是要统筹考虑重点发展和整体推进、长远发展和当前发展的关系。
在谈及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推进我校高水平农业大学建设步伐时,郭书记结合学校的实际谈了六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发展目标和办学定位的问题。郭书记指出,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办学定位是一所学校发展的航标,是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信念和追求,是学校在一定阶段办学过程中践行的行动纲领。去年暑假,学校按照省里要求制定了到2015年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总体发展规划,明确提出稳定发展本科教育,重点发展研究生教育,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层次,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要跟踪现代科技发展趋势,以农业和生命学科为优势,实现农理工经管等学科和谐发展,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完善产学研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办学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努力使我校成为教学与科研并重,主要办学指标居于国内同类高校前列,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国内一流的多科性农业大学,这与2002年学校党代会提出的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定位从办学类型、学科定位和层次定位上看是相互补充的,连续的,对于这个发展目标和办学定位要通过这次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进行思考和推敲。郭书记同时指出,利用这次学习活动大讨论的机会,各个学院也要沉下心来认真地思考各个学院的办学定位问题。在专业方面、学科建设等方面,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都要搞清楚,各个基层单位特别是二级学院在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要结合本单位的定位制定学院中长期发展规划。
二是提高人才质量问题。郭书记说,人才质量问题是关系学校全局的问题,涉及到学校的质量观、教育观和人才观。第一,要结合学校实际认真思考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比如人才培养怎样突出农林特色,怎样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培养一大批能够下的去、用的上、留得住的高素质的农林专业人才,培养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业工作者;第二,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郭书记说,要想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就要有好学苗、好老师、好氛围、好制度和好条件,有这“五好”才能出好人才、高质量的人才;第三,要认真思考如何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三是办学特色问题。郭书记强调,高等学校必须具有自己的特色,这样才能生存和发展。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实际上就是要求我们设计好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学校的特色包括很多方面,其中学科特色是学校特色的根本,看一个学校有没有特色,重要的一点就是看能不能形成合理的学科布局,具不具备自己的优势学科和专业。怎样去设计学科特色,重点要把握:在学科结构方面,在强调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精的学科发展理念;在特色学科建设上,要坚持需要性与可行性相结合;要建立优先原则,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在特色学科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前瞻性和各个学科的融合和交叉。
四是科研问题。郭书记指出,科研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之一,学校在科研工作中,应该树立“顶天立地”的理念,追踪高新科技领域出大成果和高新技术成果,加强农业技术成果推广,使农业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流的服务。
五是关于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郭书记说,我们学校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的做法是引进和培养并重,在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的同时,要严格把关,同时,加大对学校人才的培养力度,培养自己的大师,特别是要重视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使中青年教师尽快脱颖而出。另外,还要根据当前毕业生相对过剩的形势,提高接收毕业生的学历层次和质量。
六是关于体制机制创新的问题。郭书记强调,体制机制创新是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学校的发展尤其是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有办学条件与师资队伍的保障,更要有科学的管理制度与机制,要把解决现实的困难和问题与建立长效的工作机制紧密结合起来。学校要进一步调整优化学校的管理机制,推进学校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民主管理,构建符合现代大学发展要求的管理模式。
郭书记最后强调,要落实好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和部署,推进我们的事业向前发展、实现新一轮大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于加强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要教育和督促广大党员干部弘扬科学求实、心系群众、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的风气,只有这样才能有力地促进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只有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做到严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务实清廉,才能把广大教职员工紧密团结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周围,才能得到教职员工的支持和拥护,形成共同推进学校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只有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我们的事业才有希望,我们的目标才能实现。
郭书记要求,学校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还要紧密结合学习贯彻学校2009年党风廉政建设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大力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为学校发展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提供坚实保证。要按照刘延东同志在全国部属高校主要领导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要求,重点围绕如何增强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六种意识和提高六种能力开展讨论,寻找差距,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这六种意识和六种能力分别是:一是增强政治意识,提高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能力;二是增强战略意识,提高把握全局的能力,三是增强改革意识,提高以创新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能力。四是增强公仆意识,提高为民服务、为师生服务的能力。五是增强团结意识,提高真诚合作、和谐共事的能力。六是增强自律意识,提高反腐倡廉的能力。(党委宣传部 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