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下午,校长张玉龙在校百家讲坛活动中心为校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学科带头人作了题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的辅导报告。
张校长的辅导报告分四个部分: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二、今后10-15年沈阳农业大学发展目标以及发展的基础与优势;三、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心得与体会;四、学校近期要做的几项工作。
在报告第一部分,论述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大意义时,张校长着重论述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建设高水平农业大学具有的重大意义,并强调在我校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围绕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要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第一,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这两个根本性问题,创新体制机制、彰显办学特色、提升竞争实力、推动科学发展。
第二,开展“科学发展,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多科性农业大学”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通过大讨论,在统一思想认识上有新提高;解决突出问题上有新突破;创新体制机制上有新进展;促进科学发展上有新成效。
在统一思想认识上有新提高就是:进一步增强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强化“四种意识”,即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大局意识;进一步树立“五种观念”,即人本发展观念、协调发展观念、开放发展观念、创新发展观念、和谐发展观念;进一步提高“四种能力”,即质量立校能力、人才强校能力、管理治校能力、特色兴校能力。
在解决突出问题上有新突破就是:在重点解决办学思路、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上下功夫;在解决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上下功夫;在解决关心师生、服务社会、促进校园安全稳定和谐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上下功夫;紧紧围绕建设地方名牌大学目标,努力实现新跨越。
在创新体制机制上有新进展就是:建立健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充分调动基层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推动绩效管理机制建设,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科研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干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目标责任制考核评价体系、管理与服务质量考核评价体系等“五大体系”;进一步改革不适应、不符合学校科学发展的规章制度,努力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科研激励机制、民主管理机制、和谐校园建设机制、优质管理服务机制、党建工作创新机制等“六大机制”。
在促进科学发展上有新成效就是:努力实现“六个转化”,即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转化为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转化为衡量工作实绩标准,转化为破解难题的利器,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指南,转化为推动发展的思路和措施。进一步深化实施师资队伍与科研团队建设、学科布局和结构调整与优化、教育教学改革、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校园与硬件条件建设等“六大工程”,努力使整体办学水平上台阶,实现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切实转变发展观念、丰富发展内涵、破解发展难题、创新发展模式。
在报告第二部分,论述我校今后10-15年的发展目标发展基础与优势时,张校长着重论述了四个问题:
第一,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历史地位。并强调指出,发展是我们的历史责任,也是几代沈农人的共同奋斗目标与不懈追求。
第二,阐释解读了我校2008-2015年学校发展规划。指出,2008年至2015年学校发展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根本,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增强科研创新能力为重点,以优化办学条件为保障,不断深化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术水平和办学效益,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和谐发展,早日把学校办成特色鲜明的、主要办学指标居于国内同类高校前列、在国际上有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多科性农业大学。
第三,论述了应该如何正确看待我校过去几年的发展,如何来科学分析和认识我们当前所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张玉龙校长从办学规模、学科建设与专业结构、师资队伍建设等11个学校发展建设主要指标,通过对比分析图表、以翔实的数据,清晰地展现了我校近10年的发展变化,使大家进一步深刻认识到了学校近10年来发生的巨大的变化: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在校生人数稳步增长;办学结构优化、层次提升、质量基本得到保证、效益不断提高;学科数量增加,专业结构调整;科研水平提高,科研实力增强;办学条件改善,师资队伍人数、水平提高;职工收入水平稳步增长。走了内涵与外延并重,以内涵为主的发展道路。
第四,分析指出了学校目前发展建设面临的严峻的挑战:一是与“兄”院校差距在拉大,与“弟”院校距离在缩小;二是领军人才、高水平师资人数相对较少;三是高水平师资后备力量显得不足;四是大科研课题少,科研经费数量不足;五是高水平科研成果少,基础研究相对薄弱;六是研究基础亟待加强;七是办学经费不足;八是教学科研和办公用房严重不足;九是基本建设严重滞后;十是教学、科研、学术氛围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十一是良好的运行机制、高效的管理体制还没有形成。张校长强调,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我们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正确认识优势、认识不足;需要我们统一思想,振奋精神,“一心一意搞建设,全心全意谋发展”。
在报告第三部分,张校长畅谈了几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体会与心得。
第一,紧密结合实际,张校长从理论的高度,论述了怎样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
第二,强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握四个方面要求:一是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二是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是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四是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第三,强调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发展”与“继承”的关系。张校长说,发展是第一要义,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对历史的继承,更是扬弃与批判,过去的辉煌是我们今天努力的基础,但决不能生活在过去“复旦”的美好回忆中;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优势与不足,因为我们已经在“梦幻”中失去了多次机会;世界不会等待中国,同样“中国不会等待沈农”。我们面临着不少困难,困难只有靠发展去解决;发展靠奋斗,我们必须树立克服更大困难观念;发展是一个踏实、努力、拼搏的过程,“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张校长提出应实施好六大工程即:1.调整与优化学科布局和结构工程;2.创新人才工程;3.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工程;4.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工程;5.校园与教学科研硬件条件建设工程;6.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工程。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和“以校为家”的统一。张校长指出,发展要依靠群众,就是要紧紧依靠全校师生员工,同心同德,凝聚力量,群策群力;以人为本、让人民群众得实惠,就是既要照顾到当前,更要着眼于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当前得实惠与学校长远发展、长远利益统一起来,对有限经费合理分配,既吃饭,也要建设。要坚持师资是职工队伍的主体,要强化“主体意识”,牢固树立每一位教职工、包括离退休职工,每一个学生都是学校的主人,学校发展建设,人人有责的思想。
三是处理好全面协调发展与突出工作重点的关系。张校长指出,要实现全面协调发展,必须抓住发展的关键环节,必须解决那些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学校教学、科研、学科、人事、基本建设等都必须从全面、协调出发,做好重点工作。结合学校今后的发展,张校长提出今后5-10年学校发展建设战略重点有3个方面:1.坚持以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2.坚持以优化学科与专业结构、提升学科与专业的建设水平为重点。3.坚持以硬件条件建设为重点。当前学校发展应抓好的重点工作主要是:抓思想,抓思路,振奋精神,凝聚力量,形成机制;抓领导班子与干部队伍建设;抓师资队伍建设;抓硬件条件改善。张校长还系统地阐释了学校的设施与校区建设规划,对教学科研楼、图书仪器、教学与科研基地、校区建设四大工程建设项目进行了详细介绍。
四是处理好学校一般工作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张校长指出,“可持续”决定于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学校还在“建领军大学的合并”等待之中,师生员工思想活跃、认识多样化,要做的工作千头万绪。当前我们应该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上。核心竞争力在人才、在师资,学校应构建学科群,学科要打造科研与学术团队。张校长强调,要正确处理好“大师”与“大楼”的关系;要坚持抓领军人才与抓师资团队协调统一;要高度重视优化师资队伍结构;要尽快改变科研与学术团队规模小、实力差的现状;要加快人才引进步伐,积极从国内外其他单位引进“人才”,形成氛围、形成“洼地”;要教师与科研、行政管理、后勤辅助三支队伍相协调;要重点抓好领导班子与干部队伍建设。
在报告第四部分,论述当前要做好的几项重要工作、强化学习效果时,张校长指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重要的是把握好现在,把握好现在才能把握好明天,才能创造出沈农更加光辉与灿烂的未来。并强调了6项工作:
第一,各单位、部门要认真总结工作,发扬成绩,克服缺点。
第二,进一步完善今年的工作计划,明确工作任务。
第三,本学期时间已经过半,各部门、单位要检查工作任务完成是否过半。
第四,采取政策,引进人才,选留高水平的毕业生。
第五,改革人事分配、科研、教学等方面的政策,加强考核,激发广大师生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第六,着手校园建设规划,适时启动图书馆等工程建设,尽早改善办学条件。(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