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办:沈阳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 加入收藏
  • 沈农主页
  •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沈农要闻 >> 正文

    以陈温福院士为榜样 团结奋进 谱写农学院新篇章

    【来源:    日期:2009/12/09    浏览量:  】【打印本页】 【关闭

    在农学院全院师生的热切期待中,12月2日下午,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09年新当选的48位院士,我院陈温福教授赫然名列其中。陈温福教授的当选,结束了我校没有院士的历史,实现了院士零的突破。这一激动人心的消息立即被四处传颂,全院师生无不感到欢欣鼓舞。陈温福院士的当选,是国家和人民对他30年如一日辛勤工作所获成就的肯定。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对农学院今后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必将载入农学院的发展史册。

    带着农民的质朴和对农民的深情,1976年陈温福教授从法库县农村进入沈阳农学院农学专业学习。后于1983年获本校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硕士学位,1987年获博士学位。自从考取研究生开始,在导师杨守仁先生的指导下,陈温福教授开始了超级粳稻育种理论与技术创新研究。冬去春来,寒来暑往,陈温福教授30年如一日挥洒汗水,辛勤耕耘,在超级稻研究领域攻克了一道道难关,取得了多项重大的科学成就。

    由于陈温福教授的科研成就和学术影响,除了担任我校水稻研究所所长、国家重点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带头人之外,还兼任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水稻区域创新中心主任,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教育部“北方粳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并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这些工作没有分散他作为博士生导师的精力,更没有影响他教书育人、诲人不倦的热情。近年来他培养博士后4名,博士研究生18名,硕士研究生42名。他个人也是笔耕不辍,著述颇丰。

    陈温福教授的科学研究之花不仅仅绽放在书本上,更是收获在金黄的稻田里。他付出的艰辛,洒下的汗水,换来的是稻米的丰产和农民的丰收,他把文章写在了大地上,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经过10余年的联合攻关,陈温福教授和他的团队育成优质超级稻新品种24个,累计种植面积超过1.2亿亩,总增产稻谷55亿公斤以上,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近50亿元。

    早在1993年,陈温福教授就获得了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之后又被评为全国农业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先进工作者,农业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辽宁省优秀专家,沈阳市优秀专家、沈阳市十大科技英才、沈阳市劳动模范,中华农业英才奖,辽宁省特等劳动模范,全国模范老师,“感动沈阳60年—劳动功勋”等。入选教育部优秀年轻教师培养计划、辽宁省首批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农业部神农计划、辽宁省首届“百千万人才工程” 百人培养计划和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第一、二层次培养计划,辽宁省攀登学者支持计划。一连串的称号,一系列的荣誉,记载的都是一位朴实、执着、严谨、求实的农业科学家几十年的身影和足迹。

    陈温福教授当选院士,是他个人的光荣也是农学院的喜事。农学院全体师生为此感到莫大的鼓舞和振奋,我们决心以陈温福院士为榜样,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努力把农学院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学院。

    我们衷心祝愿陈院士硕果累累,桃李芬芳!

    我们热切期待农学院蓬勃发展,人才辈出!(农学院)

    审核人:
    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