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全校各单位推荐,相关部门初选、网上投票、学校党委确定,我校2009年“十大新闻”揭晓。
陈温福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9年10月,沈阳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水稻研究所所长陈温福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教授多年潜心于水稻研究,在超级粳稻育种理论与技术创新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科研成果居国际领先地位。由他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等重大科研课题20余项,育成优质水稻新品种24个,在东北稻区累计推广种植面积1.2亿亩,总增产稻谷55亿公斤以上,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近50亿元。先后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我校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自2009年3月25日开始,历时5个月,我校集中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按照中央、省委和校党委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这一根本要求,以“坚持科学发展、强化特色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为主题,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全校31个分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189个党支部、3100余名党员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认真扎实地完成了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3个阶段6个环节的各项工作任务。学习实践活动为举办高水平、有特色的农业大学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指明了方向,为学校下一步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思想和实践基础。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期间,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文岳率省相关厅委负责人来到我校进行工作调研。
我校科研项目取得丰硕成果
2009年9月,“北方粳型优质超级稻新品种培育与示范推广”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2009年,我校还有9项成果获辽宁省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
我校学科团队建设取得可喜成绩
2009年,我校蔬菜栽培学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这是我校首个获此殊荣的国家级教学团队。该团队主持及参与完成省级教学改革项目3项;主编、副主编和参编教材9部,其中《蔬菜生态学》教材为我国蔬菜生态学领域的第一本教材。团队所在的园艺专业于2007年被遴选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文公布了第四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我校农学专业榜上有名。这是我校继园艺、植物保护2个专业被批准为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以来,在专业建设方面取得的又一可喜成绩。
我校获得多项国家和省级教育教学荣誉称号
2009年, 我校陈温福教授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李天来教授被评为教育部第五届、辽宁省第五届普通高校教学名师;朴在林教授被评为辽宁省第五届教学名师;张广胜教授被评为辽宁省优秀教师;园艺学院被评为辽宁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我校被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通报表扬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知》,我校被评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这是我校首次获得就业工作国家级荣誉称号。
我校教师首获“辽宁省特等劳动模范“称号
2009年4月,陈温福教授被评为“辽宁省特等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成为沈阳高校唯一获此殊荣的教师,也是我校教师首次获得这一称号。
我校第十一次团代会隆重召开
5月23日-24日,我校隆重召开共青团沈阳农业大学第十一次代表大会,这是学校共青团发展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召开,凝聚了青春力量、振奋了青年精神、指明了奋斗方向,在学校的发展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和积极的贡献。
我校科技工作取得多项新进展
在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选中,我校有26项获得资助,资助金额共为672万元,申报数量、获资助数均比去年翻了一番,并创我校历史新高。
11月4日,沈阳农业大学海南育种基地正式启用运行。
2009年,学校路南科研基地重新规划管理。并与各院签订《科研临时用地协议书》。
由李怀玉教授主持的“沈阳地区寒富苹果矮化栽培模式示范推广”项目,已通过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鉴定。李怀玉教授被中国老科协授予“突出贡献奖”。
我校防控甲流工作成效显著
为防控甲流病情,我校于4月份成立了“校医院防控甲型H1N1流感领导小组”,制定了《校医院防控甲型H1N1流感实施方案》,建立发热门诊及隔离室,及时传达疫情通报,确保正常教学秩序的顺利进行。为防止疫情扩散,规范实施校医院首诊接诊诊疗流程,累计诊治并治愈发热患者1013人次,转诊发热患者2人,无疑似或确诊甲流患者。
(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