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下午,沈阳市科技局局长宋锡坤、副局长郭玉福率领科技局农村科技处处长邵军华、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处处长任大庆、办公室主任马忠胜、国际合作处处长张玲、科技成果处处长李志勇一行7人来校调研,听取了我校科研工作汇报。校党委书记迟维意、校长张玉龙、陈温福院士出席了会议,校科技管理处、党委宣传统战部主要负责人及我校部分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张玉龙校长主持。
迟维意书记在会上致欢迎词。迟维意书记首先对沈阳市科技局一直以来对学校的帮助与支持表示感谢。迟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农业大学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同时也要和辽宁省、沈阳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学校各个方面的工作正在努力地融入辽宁省、沈阳市改革发展事业的进程中,在整体发展中迅速提升自己的位次。
迟书记说,这几年学校在辽宁省建设领军大学过程中基本建设确实受到了影响,但是在困难的情况下,学校的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的工作不仅没有受到影响,还取得了很大的成果,陈温福院士就是在2009年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今天我又在网上看到学校又新增了两个本科专业,这些成绩都是非常振奋人心的。学校一直把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我们会在这些方面积极努力,请市科技局的各位领导相信,农大的这支科研力量是过得硬的,教师和专家是过得硬的。我虽然到农业大学刚刚两周,但我深切地体会到从领导到教师,从院士到一般的教师都非常朴实,这个风气是农大多年形成的,是事业发展的保证。也请沈阳市科技局的各位领导以后给予农业大学更多的支持,我们肯定会按照科技局的要求把承担的科研项目出色地完成好。
陈温福院士在讲话中指出,这些年沈阳市科技局给农业大学的支持是有目共睹的,很多项目在这里进行,很多基地在这里建设,在科技奖励方面也给予农业大学很多的荣誉。我们扎根在沈阳这块热土上,我们研究出来的成果的应用和推广最主要也是面向沈阳市和辽宁省,科技局给我们的这些项目我们一定会认认真真地完成,尽快拿到生产上转化为商品,带来经济效益,给农民带来实惠。
科技管理处处长王铁良对我校科研工作进行了汇报。“十一五”以来,我校共参与承担各类课题千余项,主持和参加的国家级科研课题有300余项,科研经费累积达3.1亿元;拥有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岗位专家10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奖励48项;沈阳市科技进步奖23项;现有科学研究机构84个。“十一五”以来我校所承担的沈阳市科技局项目共65项,累计经费达1406万元。
王铁良处长还介绍了学校水稻育种、工厂化农业、旱作节水、蔬菜育种、畜牧养殖、特种玉米、果树栽培育种等优势领域项目,并围绕着科研条件与机构建设、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科研项目与科技成果、科技管理体制等四方面阐述了“十二五”期间我校科技工作的主要目标。
北方粳稻高产育种与栽培生理生态学术创新团队徐正进教授,设施蔬菜栽培与生理学术创新团队齐红岩教授、蔬菜遗传育种学术创新团队冯辉教授、畜禽高效养殖与畜禽产品安全生产学术创新团队边连全教授,特种玉米遗传育种与生理学术创新团队史振声教授、果树生物技术与遗传改良学术创新团队郭修武教授等6位专家分别结合科研团队的研究进展和“十二五”科研计划进行了汇报。
听完汇报后,宋锡坤局长在会上讲了话。他对我校多年来的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第一,农业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为辽宁省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省内县区级负责人很多是农大的学生,而且,农业大学在组织科技特派团、建立农村科技网络方面也成绩显著;第二,农大研究出了许多优秀的科技成果,取得了多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了很多国家863、973项目,这是教授们辛勤劳动的结果,也是几代农大人的智慧的结晶;第三,农大为辽宁地区、沈阳地区新成果、新技术普及和转化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宋锡坤局长表示一定会一如既往地支持沈阳农业大学的科技工作和事业发展。
张玉龙校长作总结讲话。张校长说,沈阳市科技局的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来学校调研、指导工作,一是体现了对科技工作的重视;二是体现了对项目的重视;三是以这种深入实际的工作作风体现了对农大特殊的关爱和支持。相信“十二五”期间农大的科技工作会有一个新的进展,与科技局的合作也会上一个新的台阶。现在学校正在做“十二五”规划,我认为学校要发展,就要掌握高校的发展规律、人才成长规律、高校教育规律,其中很重要一条就是必须和地方经济相结合,就是“有为才有位”,在贡献中求发展。有了明确的思路,有了好的经验,利用学校的优势学科和优势领域,有与沈阳市科技局的良好合作为基础,相信“十二五”期间,我们的工作一定能做到更好。
张校长还代表学校表态,在“十二五”期间一定会更加努力,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把农业科技做大做强,为辽宁省和沈阳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党委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