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十大新闻”评选揭晓。
    校园建设稳步推进,院士团队频建新功,国家工程中心开始建设,科研获奖、国家基金项目再创历史新高……在入选的新闻中,每一项都凝结着农大人的勤劳和汗水,这些沉甸甸的果实昭示着,这是一个丰收的年景——回望2011年,沈农人禁不住激情澎湃、热血沸腾。
    从挤上十二运末班车到动迁前陵堡,从补欠帐、打基础到要进入到农业院校第一梯队,从理清思路到规划“十二五”、设计“十三五”,再到校园建设全面开工……
    这是沈阳农业大学发展历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年——借助全国教育规划纲要实施的东风,新一轮教育大发展的场景在天柱山脚下全面展现。
    年初,《沈阳农业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历经十数次的修改,终于展示在沈农人面前,《规划》确定了学校在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补欠账,打基础,实现跨越式发展。
    蓝图,已经绘就;号角,激昂吹响。一年来学校各方面工作精心部署,齐头并进——
    不栽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校园基本建设的欠账,是近年来一直在制约农大发展的瓶颈,也是压在农大人心中那块沉甸甸而又挥之不去的石头。4月26日,礼炮齐鸣,新校区建设工程破土动工,沈农人多年的期待终于在这一刻化为了现实。接着,北部科研基地一期工程、新建行政办公楼建设也先后启动;11月,沈阳市政府下发沈阳国用(2011)第0181号《土地使用权证》,将位于我校校园东南角、实验主楼以东、沈抚路以北、三环路以西的150亩土地正式划拨给我校,用于第十二届全运会体育场馆建设,曾经令农大头疼不已的“三角地”终于纳入了农大的版图;年底前,校园核心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全部完成。沈阳农业大学如一本厚厚的书卷,慢慢地翻开了她崭新的一页。
    很快,图书馆主体工程顺利封顶,十二运场馆初具雏形,机关楼拔地而起,54栋自主研发的节能日光温室胜利竣工,投入使用。
    《中国教育报》总编辑翟博在看到我校的校园建设现场和规划后,不由得感叹:以这样的势头,沈阳农大几年内肯定有大发展。
    大学不但要有大楼,还要有大师,有大学科和大项目。
    5月份,学校成功聘任“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冯玉龙教授担任生物科技学院院长,农大开始把广纳英才的目光扩大到世界范围。
    我校又有8个学科被授予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作物超高产与品质改良”团队入选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
    我校等四家单位联合申报的“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这是我校首次承建国家工程实验室;
    在入选辽宁省2011年高校重大科技平台的10个研究室中, “土壤肥料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和“生物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时入选。
    在这一年里,我校有两项成果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全校共有14项成果获得辽宁省、沈阳市科技进步奖。
    全校共有51个项目获得201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总经费超过2000万元,立项和经费数量皆创历史新高。
    在这一年里,曾经让我们挠头郁闷的难题一个个解开了:
    教工食堂启动了,老师们不用在中午紧张的时间里买菜做饭;
    办公楼恢复了往日的庄严和平静,机关职工又能感受到规矩和尊严;
    在2012年的春节前,161名集体企业工人的保险金得到圆满解决;
    职工宿舍清理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单身教工的住宿问题有了着落。
    如鲠在喉的闹心事一个个化解了,农大的校园里到处都发生着喜人的变化。
    在这一年里,各级各类的光荣榜上频繁地出现我们熟悉而又亲切的名字:
    1月份,张玉龙教授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接着,陈温福院士连获全国五一奖章、何梁何利奖、辽宁省科技功勋奖、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
    李天来教授入选辽宁省“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工程”,荣获“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并被评为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
    徐正进教授当选第二届辽宁省“攀登学者”,并获得辽宁省五一奖章;
    冯玉龙教授进入辽宁省第三批攀登学者公示阶段。
    ……
    农大的校园里真的是喜事连连,捷报频传。
    农大人终于可以在快速前行的道路上扬眉吐气、挺直腰身。
    也许,一年的时间,对于即将迎来60年华诞的沈农来说,还显得太短。然而,对于热切期盼着母校快速发展的农大师生来说,这一年来学校的发展变化,正在带来新的气象,让人们寄托了无限的希望。
    ……
    农历二月二,中国民俗传统中龙抬头的日子,新的学期开始了!在乍暖还寒的季节里,扑面而来的不仅是和煦温暖的春风,还有即将绿遍校园的满园春色,和这片肥沃土地上孕育出的生机勃勃、万象更新!
                                                                              (党委宣传部)